学术投稿

外科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陈明颖

关键词:外科, 住院患者, 退药,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7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退药事件414例,主要退药原因有医嘱变更、出院、录入错误等.结论: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服务条件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方法.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36例临床、X线分析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合并椎体压缩骨折更会对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选择经临床、X线检查证实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均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肱外科颈骨折后肩关节间隙改变的研究与防治

    目的:探讨肱外科颈骨折治疗过程中出现肩关节间隙增宽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调阅30张成年人肩关节X线片比较肩关节盂和肱骨头的形态大小,发现因性别、体形而差别很大.收治肱外科颈骨折54例,治疗过程中有18例出现肩关节间隙增宽.对所收集病例归类、分析认为是由于腋神经损伤、年老体弱和损伤程度重这三种原因所致.采用减负、托附和功能锻炼等保守方法治疗,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和X片复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随访1~3年,除2例继发肩关节周围炎外,其他患者肩关节间隙和功能全部恢复.结论:肱外科颈骨折治疗过程中有33%的患者会出现肩关节间隙增宽,属假性脱位,应采用保守方法治疗.

    作者:王全厚;江彬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常因轻微的外伤而引起髋部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年龄越高,骨折愈合越困难.受伤后可加重原发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1998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并手术治疗46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雷选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和对母婴的不利影响,以便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方法:通过在妇产科的工作实践中的认识体会,总结剖宫产升高原因,分析利弊,寻找对策.结果:剖宫产与顺产相比存在更多缺点,需要降低剖宫产率.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庆祝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肿瘤化学治疗的护理

    近几年肿瘤患者呈逐步上升趋势,卫生部发布的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前10位疾病中,恶性肿瘤跃居首位.肿瘤的药物治疗即化疗,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毒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做好肿瘤病人的给药护理对减少药物的毒性作用、提高疗效、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芙;张利霞;方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89锶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89锶对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89锶静脉注射治疗.结果:40例患者止痛有效率为87%,骨转移灶有效率为82.5%.结论:89锶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治疗骨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国胜;李清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理特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和相应的临床疗效.但对病人来说,药理效应可有一定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产生特殊反应,可使药物减弱或增强,甚至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作者:韩玉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脊髓损伤的护理与康复

    脊柱骨折脱位损伤骨髓相当常见,依脊髓损伤的部位不同,护理重点也不一样,患者脊髓损伤瘫痪后将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易导致多系统合并症.这些合并症是否发生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因此防止各种并发症为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重点.

    作者:王留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支气管结石1例的护理体会

    任何原因能产生病灶性钙化者都可形成支气管结石,我国以结核病引起者多见.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并同时取支气管结石,既有对结石的诊断作用,又有取石的治疗作用,是确诊和治疗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治疗作用立杆见影,病人易于接受,是其他检查和治疗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现将经纤支镜检查一并取支气管结石的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沈丽;张冀翼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不典型伤寒的护理

    目的:根据不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寻找不典型伤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80例不典型伤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不典型伤寒病人明显增加,容易引起误诊.结论:必须重视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的变化,加强病情观察,早诊断,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绝经过渡期妇女切除子宫时卵巢的处理问题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子宫全切术时卵巢的处理问题.方法:选取45~50岁妇女,有月经紊乱,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者26例;其中保留卵巢者15例作观察组、切除卵巢者11例作对照组.分别对其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更年期症状评分,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差异逐渐变小,当术后1年时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过渡期因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时,应该多考虑切除双卵巢.

    作者:车英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我科是一项新技术,由于患者了解比较少,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 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临床较多使用.笔者现将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白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胃肠减压术探讨

    胃肠减压术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①②利用吸引的原理,帮助患者将积聚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从而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有利于炎症局限,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谢桂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特大地震灾害中孕产妇压力及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特大地震灾害中孕产妇压力及焦虑状况.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46例孕产妇的压力感受及情绪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孕产妇在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压力主要有7种:焦虑、过分敏感、恐惧、悲伤、过分依赖、绝望、自责.结论:特大地震灾害中孕产妇压力及焦虑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医务人员有必要为孕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作者:王晓燕;周义文;李俊林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对产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信息科护士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5月产科出院1982例病人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电话回访满足了病人出院后的健康需求,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拓宽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宋双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后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后牙大面积缺损利用核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522颗后牙利用核桩冠修复.结果:成功498颗,成功率达95.47%.结论:后牙大面积缺损,利用核桩冠修复效果较好.

    作者:鲁洪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化瘀止痛胶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症,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严重时失去劳动能力.现代医学认为病因是随着年龄增大,髓核含水量减少、变性软骨板及前后韧带发生退变,加之外伤或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纤维环部损伤或全部破坏,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脱出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我们用化瘀止痛胶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雷;赵玉贵;杨红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迟缓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迟缓性心律失常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常规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对病程中出现的难治性心律失常往往效果欠佳.2000年2月~2008年2月,我们对62例迟缓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克俭;刘晖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8例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三大特点.自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于临床以来,该病死亡率、致死率明显降低.该术具有安全有效、快捷经济、创伤小的特点.我科2004年6月~2007年5月,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对198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骨折病人中的运用

    奥瑞姆是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于1979年提出自理模式,其后对它进行发展完善,现已成为护理教育、实践管理及科研中主要模式之一.自理模式认为病人是有能力学习和发展自我护理的能力,而护理是克服或预防自理缺陷发展的活动,是为不能自理的个人提供治疗性自理活动,终目的是提高病人自理能力.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