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时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张胜军;谭瑞明;黄明海;廖志丹

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短时血液滤过
摘要:目的评价短时血液滤过疗法(S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对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短时血液滤过疗法,对照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联合短时血液滤过疗法,患者临床症状、ⅱ体征、血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改善,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存活率提高至89.5%,死亡率降至16.3%;对照组存活率为65.9%,死亡率为43.6%.结论短时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且早期足疗程治疗效果更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疾患的总称.该病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8~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7例,术后配合正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洁;王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的康复医疗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在病变的基础上,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从而发生局部坏死[1].它一般具有突然发作、缓慢恢复的特点,在其康复的过程中,训练不仅可以消除机体失调和改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起到解除思想负担的效果.

    作者:李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1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住院30天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和减少复发.

    作者:饶晓翠;王兵;伍仕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采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42岁.均为有明显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左侧8例,右侧13例,均为新鲜骨折.按骨折类型分类,横型4例,斜型10例,粉碎型7例.

    作者:张永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10例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诊断和治疗通常并无困难;而早期结肠癌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中以急性阑尾炎作为其早临床表现的约占7.0%,位于右半结肠的肿瘤则比例更高,容易造成误诊.笔者搜集了我院1996~2003年间收治的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10例,报告如下,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

    作者:刘德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侧肺大泡致双侧自发性液气胸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6h,于2002年9月22日急诊人院.既往史:该患者于2年前,睡眠时咳醒,自觉胸闷、胸痛、气短,先后在我院多次确诊为双侧液气胸,多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抽气术,病症得以控制.家族中其父亲多次、多发双侧液气胸而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作者:付玉军;丛璐;董向明;肖培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疾病进展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情进展治疗的方法和预后,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1999年2月~2005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21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联合化疗方案辅助化疗.结果总体有效率(CR+PR)52.4%,CR 1例,PR 10例,SD 7例,疾病进展3例,死亡3例.结论T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积极、有效、不良反应轻且容易控制.

    作者:赵长啸;董力;钟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

    目的探讨后路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J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6例,分别对其近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除3例A型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1例骨折复位不满意,重新手术,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FJ脊柱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固定下段胸腰椎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良勇;顾里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8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我院2004年2月~10月康复门诊输液室静脉点滴患者为18241人次,共发生输液反应38例,占全部输液总数的0.23%.现就38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肺心脑病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肺心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999年1月~2004年12月入住我院的51例肺心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吸氧、止咳、平喘、祛痰及合理使用抗菌素,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死亡7例(26.9%),对照组死亡11例(44.0%),治疗组病人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4h内意识障碍消失.治疗疗组16例(61.5%),对照组8例(32.0%),x2=4.4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能迅速缓解肺心脑病病人的意识障碍,有效地降低肺心脑病的死亡率.

    作者:涂希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异位右锁骨下动脉压迹X线诊断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亦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一种.该畸形早于1735年发现,1936年柯梅内尔首次用食道钡餐发现这种畸形,国内于1956年首次报导本病.我院放射科1989年~2004年所见异位右锁骨下动脉7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涛;杨晓峰;潘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并高粘血症的血流变学分析

    本组糖尿病患者26例,经血流变学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粘血症,采用He-Ve激光血管内照射方法治疗后,显示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自觉有所好转.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宁秋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临床体会

    2002年8月~2005年9月我科以锡类散加左旋咪唑治疗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09例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7~62岁,平均29岁.对照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年龄9~52岁,平均25岁.

    作者:张银光;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记载了一个医院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的反映了医院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是医院历史的见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搞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尽快予以解决.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5例(产前)血性羊水的临床观察

    足月妊娠正常羊水略浑浊不透明,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胎脂、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白蛋白、尿酸盐等),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包括雌三醇、孕酮、皮质醇、前列腺素、HPL、HCG等)和酶(如:溶菌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B-半乳糖苷酶、氨基己糖苷酶A等数十种).若羊水中混有血液,应迅速确诊处理,若处理不当可间接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正确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可明显降低母儿产期死亡率.笔者就我院近年来产前血性羊水状况,妊娠结局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胞免疫研究及变应原检测

    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来,笔者对我院门诊及住院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细胞免疫研究,对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对53例患儿进行了变应原检测.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侧卧位在硬膜外麻醉应用中的观察比较

    有些手术如下肢手术(单侧)、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等,对健侧的麻醉要求不高,只需患侧的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我科近期对此类手术实施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病人向患侧倾斜30°收到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今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云;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常规剂量利多卡因引起严重精神异常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心慌、胸闷、憋气17天入院.5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查体:T 36.5℃,Bp 12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扩大.R 80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繁早搏,8~10次/min,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频繁室性早搏,时呈二联律.

    作者:王鹏英;任秀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守性治疗异位妊娠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米非司酮200mg/次,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共600mg,配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每日一剂.单用米非司酮的作为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和中药联合治疗成功率达90%,且包块消失的时间和血B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米非司酮和中药联合应用是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奇瑞;张省妮;崔候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检测与分析

    目的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将300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用KL型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值(I.S%)表示.结果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在各年龄组内男、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组I.S%值比青年组低(P分别小于0.05、0.01),老年组又比中年组稍低(P>0.05).I.S<6%者所占比例在中、老年组中也远高于青年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存在随年龄递减的趋势,提示人体在逐步走向衰老的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渐渐下降.临床可将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作为一个免疫指标,通过检测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

    作者:李新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