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祁双宝

关键词:住院患者, 尿液常规, 尿液标本, 医护人员, 标本采集, 验收制度, 送检标本, 临床, 控制工作, 合格, 工作程序, 采集方法, 多种渠道, 常规检测, 准确性, 检验科, 分析前, 质量, 医院, 宣传
摘要:为提高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应保证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标本采集须知及注意事项,建立送检标本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尿液标本退回制度,避免不合格尿液标本进入下一工作程序.为做好这项工作,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及沟通,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宣传,讲解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疾患的总称.该病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8~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7例,术后配合正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洁;王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开颅脑膜瘤切除术2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1].2000年3月~2005年7月我院施行开颅治疗脑膜瘤22例,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静;李书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

    笔者对4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进行了探讨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病人,手术后加强残留肌肉、血管、神经的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约一年的时间可达到术前状态.具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房立焕;奚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方法13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46例.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辛伐他汀20mg/d,C组辛伐他汀80mg/d.三组均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12周的TC、LDL-C、TG及HDL-C的变化,同时监测ALT、BUN、血Cr及CK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TC及LDL-C的降低均较明显,但C组降低的效果明显优于A、B两组;TC的降低尚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12周后HDL-C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时,剂量与疗效相关,而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安全性良好.

    作者:佟以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常妊娠合并巨大双侧卵巢黄素囊肿2例分析

    1临床资料例1:患者28岁.因停经4月,进行性腹胀2月,腹痛1周,于2003年11月2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7月20日,停经40余天出现恶心、干呕等早孕反应,持续至今,2月前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近1周腹部胀痛,不能平卧.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26岁结婚,初次自然受孕.查体:T 36.4℃,P 85次/min,R22次/min,Bp 16/10干帕,痛苦貌,行走不便,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宫底于脐耻之间,宫底偏右触及22cm×14cm的包块.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宫体左侧上方触及17cm × 14cm的囊性包块,宫体右侧上方触及15cm×13cm的囊性包块,活动好,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394μ/ml,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均正常,血沉28mm/h.B超提示:子宫上方偏右侧巨大囊性包块,范围约26cm×14cm,有包膜,内为均匀无回声区,呈多囊分隔状.盆腔积液.胎儿发育未见异常.

    作者:刘贵珍;梁一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异位右锁骨下动脉压迹X线诊断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亦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一种.该畸形早于1735年发现,1936年柯梅内尔首次用食道钡餐发现这种畸形,国内于1956年首次报导本病.我院放射科1989年~2004年所见异位右锁骨下动脉7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涛;杨晓峰;潘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擦灵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体会

    一擦灵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抗病毒、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及修复能力,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我院门诊于2001年6月~2005年7月份应用一擦灵治疗宫颈糜烂患者158例,现将治疗结果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霞;张银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阿托品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丙泊酚麻醉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检查和小手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如何使丙泊酚用量减少,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减少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已成为麻醉师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观察了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阿托品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宗义;程永炜;陈小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8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我院2004年2月~10月康复门诊输液室静脉点滴患者为18241人次,共发生输液反应38例,占全部输液总数的0.23%.现就38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不同注药方法在人流镇痛术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3种不同注药方法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早妊孕妇自愿行人工流产镇痛术300例,ASAⅠ-Ⅱ级.按不同注药方法随机分为人工间断注射组(Ⅰ组)、连续泵注组(Ⅱ组)、靶控输注组(Ⅲ组)三组,每组100例.围术期按麻醉诱导前5min(基础值T0)、注药后第1min(T1)、5min(T2)3个时点监测各组BP、HR、RR、SpO2和呼吸抑制;记录术中诱导时间(min)、睁眼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手术时间(min)、自动离院时间(min)和副作用;统计每组丙泊酚的诱导量、追加量和总用量;按优、良、差、失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3组病人在诱导后HR、MAP、RR,SpO2均降低(P<0.01),1min内为显著,呼吸变化表现为幅度减小,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下降,Ⅰ组循环、呼吸抑制程度和呼吸暂停例数明显高于Ⅱ、Ⅲ两组(P<0.01).Ⅲ组丙泊酚总用药量高于Ⅰ、Ⅱ两组,比较后有差异(P<0.01);3组病人麻醉效果均佳,无麻醉失败病例,优良率Ⅲ组略高于Ⅰ、Ⅱ两组,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3组停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动离院时间无差异,Ⅱ组诱导时间明显低于Ⅰ、Ⅲ两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镇痛术中起效迅速、苏醒完全、效果确切,丙泊酚TCL静脉麻醉操作简便,清醒程度高,麻醉精确,可控性强,麻醉质量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痛人流麻醉.

    作者:徐公元;刘中华;谢良君;汤耀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胞免疫研究及变应原检测

    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来,笔者对我院门诊及住院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细胞免疫研究,对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对53例患儿进行了变应原检测.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子痫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子痫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为妊娠中毒症发展严重阶段,来势凶猛.临床特点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及头痛、视力障碍,在此基础上发生肌肉强直性抽搐,继之神志不清、昏迷.按子痫的发生时间可分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产后子痫三种,以产前子痫为多见子痫病人的病情发展较快,若治疗和护理不得当,不仅是影响母子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董艳萍;董敏;宁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炎止痢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消炎止痢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翻白草和山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能有效分离各组分,且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消炎止痢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辉;刘春峰;缪金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

    目的介绍抗生素的后效应对临床用药决策的指导作用,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实际,从抗菌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的长短论证其给药方案.结果提示药物在低于低有效浓度时,仍可抑制细菌生长,使药物的有效性得以延长.临床可根据各类抗生素的后效应来确定新的用药剂量、间隔时间和次数,优化给药方案.结论根据抗生素的后效应制定的给药方案,既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医疗费用,又可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

    作者:廖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晚期产后出血36例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为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休克,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6例晚期产后出血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迎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记载了一个医院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的反映了医院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是医院历史的见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搞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尽快予以解决.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附2例报告)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外伤、骨折等严重损伤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死亡率较高.我院分别在2004年3月及2005年1月发现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均为青年患者,其中1例较典型(例1),另1例为回顾性分析诊断而确定(例2).现报告如下,并根据诊疗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徐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脐尿管未闭的诊断与治疗 (附2例报告)

    脐尿管畸形为泌尿系统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生率不到0.3/10万,以男性多见.笔者在工作中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2岁.患者因阴茎背侧根部反复溢液6年入院.以使用腹压排尿时明显,既往无脐部红肿溢液史,无阴茎根部溢液史.查体:腹平坦,脐部无红肿,下腹部未触及包块,无压痛,阴茎发育良好,无包皮过长,阴茎背侧距根部约1.0cm处可见有约2mm皮肤开口,局部略隆起,沿脐下中线向阴茎背侧挤按腹壁皮肤时,可见该处有少量混浊液体溢出,无明显异味.

    作者:张庆利;王玉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

    鉴于妇科盆腔解剖特点,由于盆腔静脉密集,当行巨大子宫肌瘤、卵巢瘤手术时,往往难度高、范围广、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常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力争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防范十分重要.

    作者:张宏伟;于盛光;金友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854例婴儿死亡原因分析

    为了准确地反映齐齐哈尔市婴儿死亡情况,找出影响婴儿生长的不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达到大限度地降低婴儿死亡率,笔者于2000年按照<齐齐哈尔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监测点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户口在监测点内所有婴儿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吕淑萍;于萍;于敏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