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梓;张文缓
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2%,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鼻是好发部位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美容缺陷.我院采用局部尿素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马玉春;董长宪;孙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死亡率高也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1990年至2005年15年中我科收治重症HIE病人8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继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两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现谈谈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作者:盛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恶性滋养细胞瘤并发阴道转移瘤大出血是妇科常见急症,传统方法是阴道填塞纱布压迫止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同时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滋养细胞瘤并发阴道转移瘤大出血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光明;曾玉梅;白永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病因及治疗方法,预防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发生.方法 回顾24例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并根据术中所见分析致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结果 消化性溃疡致穿孔20例,异物致穿孔1例,药物致穿孔各2例,肠道蠕虫致穿孔1例;手术治疗或条件许可下保守治疗,24例全部治愈.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误吞异物及肠道蠕虫仅极少数;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以单纯穿孔修补为主,条件允许可作保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茹光璇;宋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常见的转移途径,研究其转移规律对手术及放疗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高俊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现代化轿车生产中油漆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方法 职业史调查、内科常规及皮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肝脾B超.结果 检出神经衰弱综合征30例(17.8%),高血压22例(13%),ALT升高47例(27.8%),肝内脂肪沉积、脂肪肝41(24.3%)例,红细胞增高39例(23.1%)、血红蛋白增高65例(38.5%),而且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油漆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缺氧,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的亚临床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宋春宵;李伟强;赵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前脑卒中是人类主要致死病因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43%~65%,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其诊断不难,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为了探讨更好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永立;张佰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儿童生存状况的主要指标,为了解郑州市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并促进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现将我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豫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人性化的管理,作为医院服务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许多医院管理者纳入议事日程.现将我院对人性化管理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下:
作者:武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大便带有毛发1个月而于2004年5月30日入院,无伴其它不适.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直肠指检示直肠壁光滑,无糜烂,未触及肿物,无触痛,指套无血染.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肾内或肾外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及高脂血症.其膳食治疗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控制膳食中蛋白蛋的质和量,预防和治疗尿毒症,治疗钠潴留引起的水肿、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营养需要.现将营养膳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牛庆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往往顽固难愈.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障碍、疼痛、麻木、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甚至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笔者审证求因、潜心探求,采用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吉梅;李冬梅;赵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医院与家庭康复干预疗效的研究,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择我院脑瘫康复科收治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医院康复干预为治疗组(37例),家庭康复为观察组(31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发育率对照t=3.82,P<0.01有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运动发育率虽有所提高,t=1.26,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规范康复干预,比单一家庭干预效果好,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作者:温祖芳;陈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后,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G-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升至首位,G+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率(29.1%)明显升高.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与真菌感染率的升高与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吸氧、患者病情危重有较大关系.
作者:徐学慧;尚鲁强;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多发癌是指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不同组织类型的癌,分为同时性多发癌与异时性多发癌两种,前者指机体同时存在2个以上癌肿(2个以上癌肿同时发现或在6个月内相继发现),后者则指机体中先后出现2个以上癌肿(超过6个月再次发现后的肿瘤).我院近三个月发现2例多发癌,报告如下:
作者:赖庆安;卢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伤口感染,缝合和护理是重要的.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月500例会阴侧切的产妇,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侧切周围组织后以2~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会阴切口,可明显增加伤口Ⅰ期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丽萍;王云兰;何元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介入治疗是在X射线等影像导向监视下进行的导管操作或穿刺技术.由于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效果确切、病人痛苦少、费用相对低廉而受到患者的欢迎.因此,临床应用日益扩大.但在介入放射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在X射线照射下,距射线装置近、暴露时间长、防护设施简陋,致使操作人员各部位长时间受到X射线照射,如何在合理应用X射线的同时做好X射线的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非常重要.
作者:贾宇;苗金萍;武恒;李风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3月采用自体血清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21例40眼,其中男性12例23眼,年龄29~56岁,平均46岁,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否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行新生儿期后治疗2~3疗程,对照组17例未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分别于患儿3月、6月、12月、18月时体检、测智力发育商.结果 行新生儿期后治疗的患儿的伤残率及智力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中、重度HIE患儿行新生儿期后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能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
作者:王明霞;孟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