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娟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安全、固定性好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儿科输液,即使是患儿在清醒状态下,一般活动也不会影响连续输液,而且放置静脉留置针也方便可靠.笔者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来,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小儿静脉穿刺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数,不仅是用手法穿刺,而且重要的是靠意念、用心去穿刺,做到游刃有余.现就穿刺体会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张增林;王彦阁;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处于疾病稳定期的病人,使用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与单用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随防一年,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和疗效评定.结果 试验组中痰火上扰证及痰气郁结证患者复发为0例,优于对照组的3例;试验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好于对照组,且副作用亦少.结论 癫痫平片合并丁二酸洛沙平维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预防痰火上扰证及痰气郁结证患者复发,值得推荐.
作者:李长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胆道手术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5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早期或急诊行胆道手术,2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及时择期行胆道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而病情稳定后出院2~4周再返院行胆道手术患者,往往不能待到要求时间,胰腺炎复发.结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或严重胆道感染患者应早期或急诊行胆道手术;不伴有胆道梗阻患者,非手术综合疗法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择期于出院前行胆道手术.
作者:权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观察痹安口服液对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128例痹证病人给予口服痹安口服液,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及理化检察结果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 痹安口服液治疗痹证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95.3%.
作者:赵语华;宫玉柱;张立民;王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作对照,观察国产新药加替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细菌学清除情况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因在呼吸道感染入我院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加替沙星组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3.30%,痊愈分别为73.30%和70%,细菌清除率分别是84.7%和77.20%,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和8.3%,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均轻微,未作任何处理.
作者:李志勇;王正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2%,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鼻是好发部位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美容缺陷.我院采用局部尿素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马玉春;董长宪;孙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腹腔镜下剥离卵巢囊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79例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66min,术中出血平均35ml,术中囊肿未破裂65例,占82.3%,囊肿有破裂14例,占17.7%.结论 腹腔镜是卵巢良性囊肿的首选手术方法,腹腔镜下完整剥除卵巢囊肿切实可行.
作者:赵映华;陈惠芳;陈秀芬;李越;卫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缓解后,在数天以至数周表现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本病以老年人多见,具有发病急、恢复慢、并发症多、预后好四大特点.
作者:赵沧海;郭颖兰;李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中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12%~33%[1],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不利于宫颈癌的后续治疗,围手术期的预防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旭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将160例足月顺产正常新生儿按出生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游泳组和对照组各80例,经皮测定出生后24h、72h、96h黄疸指数值.结果 两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比较,出生后24h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生后72h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生后96h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游泳能控制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邓华鲜;沈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艾滋病在我国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解黑河市普通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12月对372名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李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治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原理.方法 ①用西医观点阐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生理病理特征.②用西医观点分析卵泡不破裂的原因.③用西医方法对该症作出诊断.④用中医观点认识该症的病理生理基础、病机病因.⑤从中医理论拿出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证明,中医药确能大大增加排卵及受孕率.结论 对于西医病种用中医治疗,必须遵循中医的理论方式和处理方法.
作者:王良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例长期卧床并发Ⅲ期压疮的病人共24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粉剂外涂;对照组采用0.5%活力碘外涂.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磺胺嘧啶银粉剂可有效快速治愈Ⅲ期压疮.
作者:戴群;李冬梅;崔焕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客观评价给药模式,探讨让产妇满意的具体给药方法.方法 将189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护患沟通,收集产妇预防药物需求信息,传递给医生再反馈产妇的医、护、患三者协商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给药方法.观察两组产妇对药物接受情况及疗效,获得数据列表分析.结果 两组医嘱开出率及有效率为均100%,产妇及家属药物接受率、满意率对照组较实验组低,消耗总金额、成本效果比比实验组高.结论 医护患三者协商给药方法能解决产妇预防药物的实际需求,提高满意率,符合医院优质化服务要求.
作者:黎小红;黎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两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现谈谈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作者:盛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操作吸取176例患儿咽喉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痰培养阳性94例,检出率为53.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20例,肺炎克雷伯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3例,粘质沙雷式菌10例,其它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等19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应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5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脑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其中1例为颅底骨折所致的内开放性颅脑损伤.早期多存在漏诊或误诊.15例病人治愈,1例因放弃治疗,院外死亡.结论 外伤性脑脓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主要靠CT、MRI及诊断性穿刺而确诊.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加强脱水、全身支持治疗、穿刺引流及脓肿切除术等.
作者:黎景光;刘序斌;严拥军;刘玉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往往顽固难愈.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障碍、疼痛、麻木、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甚至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笔者审证求因、潜心探求,采用滋阴益气祛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吉梅;李冬梅;赵素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及侵入性操作增多、肿瘤等,使机体菌群失调,导致酵母菌大量增生,影响尿沉渣RBC计数.现将2006年4月发现的31例尿标本酵母菌导致尿沉渣RBC计数增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供临床参考.
作者:尚鲁强;徐学慧;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