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3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唐芳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 相关因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后,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G-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升至首位,G+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率(29.1%)明显升高.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与真菌感染率的升高与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吸氧、患者病情危重有较大关系.

    作者:徐学慧;尚鲁强;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室检查有持续性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胰腺病理均为胰岛细胞增殖,经胰腺95%次全切除术后,血胰岛素和血糖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血糖监测,血胰岛素检查作出早期诊断,胰腺95%次全切除术治疗有效.

    作者:邢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痹安口服液治疗痹证128例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痹安口服液对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128例痹证病人给予口服痹安口服液,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及理化检察结果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 痹安口服液治疗痹证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95.3%.

    作者:赵语华;宫玉柱;张立民;王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研究

    儿童听力损伤是一种寂静、隐蔽的残疾障碍.我院2004年3月~2006年5月采用手持式耳声发射仪对4862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勾晶;严铁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短期服用舒乐安定对记忆力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服用舒乐安定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 对51例短期失眠患者服用舒乐安定跟踪调查记忆力有无下降.结果 记忆力下降的只有3.9%,基本无影响.结论 失眠患者应尽早治疗,不要忌讳使用催眠药.

    作者:李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176例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操作吸取176例患儿咽喉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痰培养阳性94例,检出率为53.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20例,肺炎克雷伯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3例,粘质沙雷式菌10例,其它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等19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应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出血病人鼻饲营养的支持疗法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脑出血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高营养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禁食和应激状态下,机体为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动员体内所储备的能源,导致分解代谢增强、体重减轻,从而引起机体丧失免疫功能.由于机体自身储备的可用能源有限使脑出血病人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下长时间的自身消耗将会加重病情和造成感染的扩散,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应及早给予营养支持,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减少自身消耗;加强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改善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营养支持疗法,包括全静脉营养及胃肠道营养,全静脉营养就是完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治疗.我院对于脑出血病人开展了营养支持疗法,尤其是鼻饲营养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达到了临床治疗的预期效果.

    作者:吴海云;郑建华;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脾大部分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观察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粘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者.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肝硬化方法,对PHG的治疗也仍在探讨中.单纯采用药物降低门脉高压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近几年脾大部分栓塞(PSE)治疗PHG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贺降福;曹汉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血配合中医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人体接触某种异体物质后,呈现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的异常反应.笔者于1999年3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自血配合中医穴位对49例季节性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a人血白细胞干扰素2~5万U/(kg.d)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病毒性10~15mg/(kg·d)静注,每日1次.结果 干扰素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64%和92%,高于对照组的40%与70%,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效疗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彭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止嗽清肺散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探讨止嗽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揭示止嗽清肺散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研发这一有效组方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猪胆汁、麻黄、杏仁、百部、川贝母、桑百皮、前胡、射干组成止嗽清肺散,配合抗菌药物联合治疗270例小儿咳嗽疾病(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结论 止咳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无一并发症,总有效率97.8%.因此,小儿清肺散治疗小儿咳嗽疾病疗效显著确切.

    作者:郭小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苯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那普利组、联合用药组(苯那普利+厄贝沙坦组).治疗8周,观察血压、服药状况及不良反应,并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B组、C组较A组24小时尿蛋白下降明显,C组较B组24小时尿蛋白下降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苯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用更显著地减少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肾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梁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药合用治疗顽固性失眠140例疗效观察

    失眠是指不易入睡或睡而不深,易惊醒,多见于神经衰弱.笔者近几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酸枣仁汤加味配合针刺三阴交穴治疗顽固性失眠1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整理如下:

    作者:罗志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胸壁窦道的火罐疗法

    我院自1989年9月~2005年11月,用火罐疗法治疗各种胸壁慢性窦道1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元治;滕俊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靶控输注(TCI)是智能化连续控制输注系统,帮助麻醉医生精确地调控静脉麻醉深度,准确预测苏醒时间,减少了用药的盲目性.笔者旨在了解异丙酚TCI及手控输注(MCI)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应,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副作用.

    作者:金树安;张珺;晁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直肠畸胎瘤并两侧卵巢血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大便带有毛发1个月而于2004年5月30日入院,无伴其它不适.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直肠指检示直肠壁光滑,无糜烂,未触及肿物,无触痛,指套无血染.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治现状

    随着冠心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发病率亦逐年增多.目前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难题.现就ICM的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汪丽;曹予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妇科净栓配合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采用高频电刀治疗仪.BC-50A医用多功能高频电刀联合聚维酮碘治疗宫颈糜烂,可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排液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邵静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从我科2004~2005年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选择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1.32岁.空腹血糖12.7~22.3mmol/L,病史2.5~9.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心理反应.

    作者:刘凤芹;高靳珩;赵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析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护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两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现谈谈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作者:盛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