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特点

潘湘涛;吴锦昌

关键词:白血病, 髓系, 急性, 细胞粘附分子CD34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细胞粘附分子(CAM)的表达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5例AML中CAM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AM表达阳性率:CD54 60.0%、CD11a 52.9%、CD49e 50.6%、CD49f 49.4%、CD11b 47.1%、CD11c 29.4%和CD15 16.5%;M1、M4和M5阳性率比较高,M0、M2和M3阳性率比较低,M7不表达CAM;②CD34阳性率60.0%.结论 AML中CAM表达与CD34细胞表达相一致.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肾移植术是尿毒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同种异体的肾移植术的护理过程中,术前完善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恰当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病人术后康复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育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体锌营养评价指标的研讨

    自从60年代初报道人体的锌缺乏,并证实锌为人体必须元素以来,人体锌营养的研究及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锌缺乏现象仍普遍存在,锌缺乏仍是累及各人群的世界范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但是锌缺乏的诊断仍困难很大,尤其是轻度缺乏,其原因是锌营养缺乏敏感特异的评价指标.特做如下研讨:

    作者:姚勇;孙占宁;鞠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糜蛋白酶)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75例,显效5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60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u=3.92,P<0.005).结论 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同时应用解痉药物治疗,利于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系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失血及大手术等应激状态时,机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以至衰竭的综合征.颅脑损伤时除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外,肺、胃肠、心、肾等多器官功能合并受损以至衰竭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MSOF 15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林;王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

    本文介绍了常用中药的火试鉴别,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钟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黄芪、丹参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吸氧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4%)和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55.5%和83.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永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加微波治疗肛门湿疹53例

    我院采用WB-100 Ⅱ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湿疹5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义诊血压检测看农村高血压患病现状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有近1.6亿高血压患者,患病率高,但发现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笔者通过义诊对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发现,由于城乡差别,影响了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并对解决这种现状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熊天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原发性肋骨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患者,女,36岁,左后胸壁肿物伴左胸背疼痛4个月,疼痛呈间歇性,先放射痛,无咳嗽、发热及盗汗症状.体检:左肩胛下区隆起,无触痛及红肿.约于第8肋骨后段可触及一约7cm×4cm大小肿物,活动度差,质硬.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作者:丑凯平;赵铁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学校疫病情监测系统分析评价

    由于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流行期间,为了防止SARS在人员集中的学校中传播,为了及时发现和隔离可疑发热病患,哈尔滨市教委组织全市各级大、中、小学校建立了学校疫病情监测系统.要求学校对在校师生员工每日进行晨检,巡视健康状况和进行体温筛查,该系统自2003年4月22日疫情公布后开始实行,到2003年6月疫情结束后终止.

    作者:段玉玲;颜洪海;杨迪;郑芬红;梁士国;李玺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高压氧治疗婴幼儿疾病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某些婴幼儿疾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婴儿氧舱对某些适应症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186例适应症患儿中缺氧性疾病95例,脑部疾患及神经病变86例,感染性疾病5例,高压氧治疗后,第一类疾病有效率98.95%,第二类疾病有效率86.05%,第三类疾病有效率100%.结论 高压氧治疗婴幼儿相关性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绪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残髓炎的临床治疗初探

    残髓炎(residual pulpitis)也属于慢性牙髓炎.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因而命名为残髓炎.

    作者:谢勇;武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零售药店推行《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形势,满足大众自我保健观念日益增强的要求,发挥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制定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现对我们零售药店推行<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必要性研论如下:

    作者:崔恺;赵伟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硫糖铝与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出血

    目的 观察硫糖铝伍用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将51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糖铝,治疗1周,观察比较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糖铝与H2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出血有较好疗效.

    作者:谢勇;吕德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行股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儿科2003年住院病人采血516人次有机的分成两组,甲组采用传统的摸股动脉搏动的方法采血,乙组采用划线定点法采血.结果 甲、乙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划线法采血的成功率高,受影响的因素少.

    作者:谢华英;李兰兰;凌永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患者微波治疗时实施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微波治疗尖锐湿疣受术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2001年1月~2005年2月对来院实施微波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90名,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随访中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能熟知尖锐湿疣疾病的生理病理、传播途径、生殖保健、手术的目的意义、自我保护、手术后的心理调整、康复疗法、性生活保健等.提高了认识,有基本知识52例,略有基本知识37例,没有基本知识的只有1例,达到满意的有89人.满意度由76.66%上升到了98.88%,X2=17.46,(P<0.001).结论 健康教育在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手术中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受术者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琴;周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静脉滴注海舒必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月.因发烧、咳嗽1天来我院就诊.查体:T 38.5℃,P 120次/分钟,R 22次/分钟,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有少许干罗音,拍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作者:姚平波;陈丽;马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组织样麻风瘤1例报告

    组织样麻风瘤往往发生于经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后病情恶化或复发的病例,也可发生于未经抗麻风治疗的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患者中.笔者报道的是一例未经过化学治疗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何光慧;李久春;江永圣;潘华喜;赵世昌;但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学会为依托,推动科教工作全面发展

    青岛市市立医院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学会工作坚持常规工作做精做细、创新工作不断突破,在增强学会活力、提高学会实力上不断下功夫,学会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七一;马海燕;代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3例妊高征性心脏病心衰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心衰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23例妊高征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除一例死胎外,无一例产妇死亡,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或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的水肿和不恰当的扩容治疗,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早期诊断心衰及严格掌握扩容指征.③控制心衰6~8小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