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王瑞成;曲永利;王艳

关键词:运用, 护理程序, 高血压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生命质量, 经济适用, 健康危害, 健康教育, 程序系统, 冠心病, 中和, 基础, 方法
摘要:在心血管疾病中,对健康危害严重的是脑卒中和冠心病,而高血压是两者的基础.为此,运用护理程序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D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FDP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肯定.

    作者:高翔;杨东山;党守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输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技术,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病情.临床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有没有看到回血是判断针头是否刺入血管的标志.

    作者:孟楠;孟庆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的和谐塑造

    目前医疗体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协调,致使医疗卫生事业受到冲击,人们的健康指标停滞不前甚至恶化,严重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要阻断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袁万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咽癌的CT诊断(附17例分析)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而CT检查能做到早期诊断,特别是螺旋CT机的应用,目前是检查鼻咽癌的首选取方法.

    作者:唐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116例首程抗生素经验性应用效果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准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是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首程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靳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氨蝶吟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甲氨蝶吟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用MTX治疗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结果符合条件的为17例,15例治愈,治愈率为88.24%,平均为28天,其中在15例治愈中,9例用药2次,5例用药3次,1例用药4次.结论MTX与腹腔镜下治疗比较是一种有效且费用低的治疗方法,而且多次用药优于单次用药,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魏格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肾囊肿(附43例报告)

    目的总结穿刺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肾囊肿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囊肿,囊内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随访1个月,治愈率85%(37/43),显效率11%(5/43),总有效率96%.3个月回访35例,复发1例,复发率2.86%(1/35),6个月回访32例,复发1例,复发率3.13%(1/32),1~3年回访26例,复发1例,复发率3.85%(1/26).12例治疗中感轻度腰痛腰胀,5例伴不同程度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头痛、头晕、面红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囊肿,囊内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肾囊肿,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汤文鑫;刘春晓;易东生;宋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强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本文阐述了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安全使用应确保的注意事项.

    作者:徐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公共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纵观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全面、不协调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业的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农村因缺医少药,因病致穷,医疗行业的乱收费、拿回扣、收红包、开单提成等问题更是使广大群众深恶痛绝.

    作者:何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护理

    我院为传染病医院,有部分慢性肝病病人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肝活检术.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病区开展了42例肝活检术,现将肝活检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附103例报告)

    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比较常见,大多能吸收,预后良好,如果病情较重或措施不当可致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3.8~2005.8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人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和AST结果失真的分析

    目的探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和AST结果失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速率法检测ALT和AST.结果有一些ALT和AST测定结果太低甚至为负值,反应曲线异常,经过稀释后测定,其结果与稀释前相差甚远.结论遇到过低的结果要寻找原因,经常察看反应曲线,避免报告结果与临床不符.

    作者:张剑波;徐三男;龚国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现行医院会计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中国加入WTO,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愈来愈显现出不足及局限性,笔者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下会计处理的问题.

    作者:张永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例上气道梗阻(UAO)的肺功能分析

    上气道梗阻(UAO)是指气管隆突以上气道的阻塞性病变,临床上对上气道梗阻的认识往往不足,由于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的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临床误诊及漏诊率较高.

    作者:刘志军;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妇科多种疾患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对妇科多种疾病共188例进行诊断、治疗,其中有下腹部手术史22例占23.5%,异位妊娠78例,卵巢囊肿(含畸胎瘤)42例,子宫肌瘤34例,继发不孕34例.结果18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184例,中转开腹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0~27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为3~50ml,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三天内体温大于38.5℃21例约占11%.术后未用镇痛药物142例占76%,术后24min内肛门排气156例占83%.无一例伤口感染.结论腹腔镜手术对盆腹腔干扰少,术后身体恢复快,腹部伤口美观,妇科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可在腹腔镜下完成,腹部手术史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作者:桑晓梅;杨景芳;冯锦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输尿管小结石的CT表现(附87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输尿管小结石的直接和间接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平片无异常、经CT扫描和其他手段确诊的输尿管小结石87例,重点观察有结石的输尿管、肾及其周围间隙CT的表现.结果76例呈现输尿管小结石的CT直接征象即输尿管内高密度影,86例呈现出下列间接征象:输尿管壁增厚、输尿管周围间隙脂肪水肿、肾盂肾盏积液、肾脏增大,肾包膜下积液、肾周脂肪水肿和肾前后筋膜增厚.结论间接征象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平;项晓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59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59例真菌感染的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沙保弱培养基,血平板培养标本,用ID真菌鉴定版条及科码嘉显色培养基,ATB板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59例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占46.7%,在对其中的念珠菌药敏试验中,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占93.6%、94.4%,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分别是5.0%.结论对于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检测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志霞;岳素敏;王永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鹅口疮的防治、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1456例新生儿患者,分析在院期间的口腔感染的防治及护理.结果1456例患儿中有45例在院期间感染有鹅口疮.结论针对新生儿鹅口疮在院内发病的各个环节,我们重点注意预防感染,严格加强对病人用物的消毒隔离措施,认真做好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及效果监测,在收治大量新生儿病人中,住院天数长达150多天,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感染率仅在3%.以确保患儿住院安全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莲玉;许开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喉症丸外治带状疱疹61例临床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7~63岁.病程1~25天,发病部位,从额部到下肢均有发生.

    作者:张银光;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应用东菱克栓酶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小剂量5Bul次,隔日1次,共用4次,大剂量20Bu以后10Bu/次,连用7天.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14天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