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策略

杨红琳

关键词:护理素质, 护理管理, 策略
摘要: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经验,阐述了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策略,指出护士长要善于应用科学管理,有效用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0年5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1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皮瓣坏死59例,皮下积液12例,经局部换药、穿插抽液后痊愈,患肢运动功能全部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无淋巴水肿发生.结论 预防和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主要课题,畅通有效的引流,可减少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心理护理、患肢术后的功能锻炼等,均有助于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王霞;张卫东;黄险峰;张颖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农村食物中毒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策略

    根据农村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出食品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积极的预防控制策略,对预防农村食物中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应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怎样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卫生工作特点及临床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发现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的方法.结果 政府重视、媒体正确导向、卫生行业深化改革、病人理性求医、医务人员正确价值取向、建立和谐有效的医患沟通等是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 构建和谐社会,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李凡;蒋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损伤,多由外力自肩上部向下冲击肩部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引起.2004年2月~2006年3月,我院共收治17例肩锁关节脱位及11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春平;靳智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一次性无负压罩吸头对术中吸引用具的改良

    1 问题几乎每例胸腹部手术都需要术中吸引,吸出胸腹内渗出或漏出的液体,吸出积血、脓汁及手术清洗液等.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负压器吸引,由于负压作用,所设置的吸头对其周围所有的物质都有吸引力.在吸出液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吸引了肠管、大网膜等组织,造成吸头堵塞,甚至组织被吸入、损伤、出血等,严重地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景贵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谈谈临终病人心理需求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临终关怀已在我国发展到一定深度.为了更好地促进临终关怀的科学性、人性化,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雪梅;李红英;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教育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若不控制饮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这不仅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与诊治

    近20多年来,性病疫情逐年上升,近两年增长幅度加快,特别是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居多,在1999年,我国实际新发性病至少400万例.

    作者:张秀莲;杜岫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颅内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颅内肿瘤是指颅腔内原发或继发的新生物,常见的有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及转移瘤等.众所周知,大脑乃生命中枢,是人体司令部,颅内肿瘤对生命的威胁大,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但手术本身对病人又是一种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刺激,病人对疾病的预后、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等缺乏正确的、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因此做好颅内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对治疗、预后、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针对颅内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问题,笔者以口头讲解、文字材料、板报、示范等多种形式,从术前、术后、出院教育着手,使病人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预后等,做到心中有数,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艳华;魏华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谈新形势下的中药房管理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卫生资源.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特色,是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中医饮片的特殊性,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加强中药房管理尤其重要.现根据新形势下中药房的特点,谈谈中药房的管理.

    作者:庞玉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与创新

    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图书馆带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变,而且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的变革.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在信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图书馆惟有敢于打破传统、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彩彩;王强;荆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1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以减少窒息死亡及后遗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对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3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与母亲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窒息病例大多数在产前具有高危因素即在产前可通过病史知道有窒息发生的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侯银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序贯实验法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

    目的 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术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探讨二者用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价比.方法 择期成年上腹部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硬膜外推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药液10ml,药物浓度按序贯增减法调整,用100mmVAS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VAS≤10镇痛有效,VAS>10镇痛无效.按Dixon法计算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EC50.结果 布比卡因的EC50为0.073%,罗哌卡因的EC50为0.1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能低于布比卡因.

    作者:刘安林;黄波;姚虹;陈爱文;李胜利;黄梅平;林小玲;仇武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合桑钩温胆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706代血浆500ml加复方丹参针16~20ml静滴,1次/d,3wk为1个疗程.其它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9.56±2.73);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为(12.19±3.9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74.17%,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率为55.56%,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好方法.

    作者:韩圣亭;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徐景藩临证治验4则

    徐景藩教授,秉承家传,通晓古今,系全国名老中医,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临床辨证颇具特色,兹将笔者有幸侍诊时所记录的有效病案整理数则如下:

    作者:祝正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中医外治足跟痛560例临床心得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足跟痛临床心得.方法 采用家传中药验方外敷患处治疗足跟痛(跟痛症).结果 治疗2mo显效率92.8%;半年显效率82.1%.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跟痛症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保守疗法.

    作者:徐立刚;梁佳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硬膜外-腰椎联合麻醉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年开始,将蛛网膜下腔麻醉(S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复合麻醉应用于临床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娥;邢月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风险管理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3~2006年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连续3年多无护理事故,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也大大减少.结论 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了责任心,确保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

    作者:张淑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的途径[1].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都要接受近100名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带教任务,现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范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老年住院病人心理状态调整分析及护理

    当前,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已是总的趋势,老龄问题已成为各国重大的社会问题,鉴于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如患病失医或护理无人,则为人生极大痛苦.老年人尢其是老年住院病人对此顾虑尤多,心理压力也很大.2006年下半年,我们对50例老年住院病人进行了心理状态调查和分析.笔者通过对50例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的调查,旨在老年心理护理与精神卫生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吕静;王秀英;赵惠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