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纱布填塞止血法在外伤中应用的35例观察

郭建新

关键词:纱布填塞止血法, 出血, 疼痛
摘要: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量被锐器刺伤、扎伤病人,这类病人的伤口多伤在腰背、臀部、肩部及上下肢体肌肉肥厚部位,此类病人伤口的特点是:伤口的外口虽小,但所伤及的部位深、伤后出血量多,且不易止血.采用清创后直接缝合,由于不能有效的止血,伤口内积血,引起伤口疼痛,血肿不能吸收继发感染者须重新切开伤口引流,导致伤口延期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这类伤口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625例,确诊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138(CINI-Ⅲ级)例(22%),宫颈原位癌213例(2.08%),宫颈浸润癌24例(3.84%),宫颈慢性炎症450例(72%).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肢体功能障碍60例,经治疗均已康复、好转40例,治愈好转率达76.9%.结论 重视术后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和治疗脑疝、做好五查、及时发现继发性脑出血、加强尿激酶药物应用的管理,保持引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是预防颅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重视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申茂玲;申智慧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社区长期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方案

    探讨社区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时上门服务,降低因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社区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微波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报告

    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使用微波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武相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低分子肝素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1998年~2006年,我院对138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庆锋;解放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8例,复方丹参对照组38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抗凝、溶栓、降血脂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林忠如;王远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35例儿童股骨骨折行钛制弹性髓内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在术后8~10周愈合,4例在术后5月愈合.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良好,无一例感染.4例发生骨折成角畸形侧向成角<10度,前后成角<15度.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瑞歆;张云海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提高护患沟通有效性的策略

    护理的基本核心是建立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基于互相信任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性关系.护患沟通不是目的,而是治疗病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增加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渠道,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有护士抱怨与患者沟通困难或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这除了护士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外,很大程度上与沟通技巧不佳有关.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35~71岁,平均48岁.原发病:消化性溃疡4例,胃癌6例;手术方式:毕Ⅰ式3例,毕Ⅱ式7例.

    作者:贾云俊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胃癌合并慢性DIC 1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常继发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缺氧等许多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恶性肿瘤合并慢性DIC较为少见,我院收治胃癌合并慢性DIC 1例,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作一简要复习.

    作者:周毅;赵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HPLC法测定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测定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BDSC18Hypersil(250nm×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4.5∶85.5∶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HP1100色谱仪,Agilent Chemstation工作站,外标法定量,检测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结论 此方法能准确快速的测定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作者:崔立然;郑立运;刘颖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气囊导尿管留置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囊导尿管具有固定方便、牢固、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如果对其性能、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适当、护理不当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就可出现拔管困难造成尿道损伤.现将我科5例气囊导尿管留置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冯士丽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胆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ICP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发生胎死宫内.ICP的病因现尚未明确,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种方法.考虑有些患者认为长期西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及孕妇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单独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ICP,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玉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针灸科病房共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期间,我们对此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行针灸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玲;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78岁,中风数年,近月来,因头晕、乏力、纳差、心动过缓等,在门诊输注参麦针50ml(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3303-2)+10%葡萄糖250ml时(未使用其他任何药物)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心慌、胸闷、喘促,感呼吸困难,继而四肢抽搐、双目上窜、紫绀等现象出现,查体:T 35.6℃,P 90次/分,(素有心动过缓)R 30次/分,血压50/30mmHg,神志恍惚、面色灰暗,口唇严重紫绀,指甲青紫,脉微欲绝,心律齐,心听诊无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粗.

    作者:苏惠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综合考核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对我院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的综合考核,分析了实践体会,探讨在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如何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质量考核与质控体系,并提出有关方面的思考.

    作者:何枫;蔡越秀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中老年性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HUA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HUA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对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许俊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试论医院廉政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医院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医院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医院廉政文化武装全体医务人员的头脑,教育广大医务人民,才能在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中确立廉洁的价值取向,在培养廉洁的理念追求,逐步从根本上铲除医院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促进医疗市场健康和良性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作者:沈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

    我院SICU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上机病人43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中,先心手术17例,重度颅脑损伤18例,其它8例;经口气管插管32例,气管切开11例;呼吸机治疗时间短3小时,长达15天,顺利撤机38例,2例撤机后改无创通气,3例病情恶化出院.

    作者:李萍;尚元聪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机械通气中呼吸窘迫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呼吸窘迫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40例呼吸窘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40例发生了呼吸窘迫.其中包括:气道阻塞12例,潮气量不足8例,急性肺水肿3例,感染高热3例,气胸2例,气道痉挛5例,疼痛焦虑6例,呼吸机故障1例.结论 气道阻塞、潮气量不足、疼痛焦虑是呼吸窘迫是主要因素.加强气道管理,合理设置呼吸参数、祛除诱因、解除气道痉挛等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呼吸窘迫的发生.

    作者:储成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