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囊导尿管留置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冯士丽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留置, 拔管, 原因分析, 尿道损伤, 护理不当, 处理措施, 插管长度, 操作规程, 固定方, 应用, 性能, 染机, 临床, 结构
摘要:气囊导尿管具有固定方便、牢固、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如果对其性能、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适当、护理不当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就可出现拔管困难造成尿道损伤.现将我科5例气囊导尿管留置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教学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网络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起步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发展很快,因网络教学具有时空的延伸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护理人员受自身条件限制,脱产、半脱产学习机会少,网络教学可解决学习者不能脱产集中学习的矛盾.其所具有的优势使目前学生面临的工作负担重、时间少而分散的问题得以解决,它必将成为护理继续教育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者:何筱宁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自身美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美的东西是一种精神食粮和心灵良药,在调节人的情绪,改变不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的因素、防治疾病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2]护士和患者密切接触,在工作中传播美的东西,所以护士自身美在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护士的自身美简单分为: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作者:胡静;李秀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谈糖尿病足大面积溃疡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有截肢的危险.我科收治了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并伴有双足严重感染的患者.经采用清得佳凝胶对患者的创面湿式愈合处理,配合控制血糖、抗感染、中药活血化淤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两个月后,患者避免了截肢,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霞;刘玉英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干预的探讨

    目的 研究青少年网瘾的危害及干预方法.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诊断网瘾.结果 网瘾是一种临床症状较多的综合征.结论 网瘾正在危害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在心理、生理发育初期,通过各种干预手段使青少年健康的上网.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手背静脉二种穿刺方法的对比观察

    静脉输液时手背静脉是患者容易接受的穿刺部位之一,它具有暴露部位少、活动限制小等优点,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先嘱咐患者握拳、穿刺,再嘱咐患者松拳,但实践中发现,患者握拳后小静脉易嵌人掌骨之间而致充盈不明显,给穿刺者增加了难度,并且往往在患者松拳过程中,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1],出现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失败.为此,自2OO6年起,我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手背静脉2种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兰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 在X线监视下,运用输卵管再通器械,对患侧输卵管施行再通,并通过导管直接注入抗生素.笔者对79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率56.96%,妊娠率35.44%.结论 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输卵管阻塞,特别是间质部阻塞,使之复通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625例,确诊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138(CINI-Ⅲ级)例(22%),宫颈原位癌213例(2.08%),宫颈浸润癌24例(3.84%),宫颈慢性炎症450例(72%).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精心策划,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采取集体讲解、重点指导、多媒体直观宣教等有效方法,达到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降低感染发病率.全院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明显增强、感染率下降,收到了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良好效果.

    作者:丁淑琴;夏淑英;郎丽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35~71岁,平均48岁.原发病:消化性溃疡4例,胃癌6例;手术方式:毕Ⅰ式3例,毕Ⅱ式7例.

    作者:贾云俊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粘腋脓血便、里急后重.严重可短期内出现抽搐、休克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既往病人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现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明显缩短了疗程.

    作者:肖和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提高护患沟通有效性的策略

    护理的基本核心是建立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基于互相信任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性关系.护患沟通不是目的,而是治疗病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增加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渠道,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有护士抱怨与患者沟通困难或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这除了护士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外,很大程度上与沟通技巧不佳有关.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将40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同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检测股静脉血,HBs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为宫内感染.结果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两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7.2%,两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HBeAg阴性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感染率分别为14.7%和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母亲,HBeAg阴性组剖宫产分娩新生儿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

    作者:陈静;张平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社区长期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方案

    探讨社区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时上门服务,降低因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社区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老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1995~2005年93例老年肠梗阻外科治疗资料.结论 重视对老年人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毛海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68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同时伴有明显结核耐药倾向,而我国又属于结核病高发区,因此积极开发,应用新型有效抗结核药物,是全国结核病预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急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急性血液透析是抢救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紧急危重并发症时以及某些急性药物中毒等有效方法,有效的监测和护理,可使急性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明显下降,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士丽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病人家属的心理探讨及护理

    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存的规律,亲人患病给家属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可忽视的.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源刺激也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如果病人家属一蹶不振,就会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情恢复慢,因此除了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外,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现将病人家属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方法.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谈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

    医务人员因具有医学知识,对疾病、非健康的理解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正是这一原因,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巨块型肝癌肝移植手术配合体会

    临床肝移植术虽已经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但该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高、护理配合要求高,因此,为确保肝移植手术成功,一个组织严密、充分准备、技术熟练、通力协作与配合的手术团队十分重要.我院于2007年1月为1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至今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曾维君;杨晓莹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