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背静脉二种穿刺方法的对比观察

陈凤兰

关键词:手背静脉, 穿刺方法, 输液
摘要:静脉输液时手背静脉是患者容易接受的穿刺部位之一,它具有暴露部位少、活动限制小等优点,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先嘱咐患者握拳、穿刺,再嘱咐患者松拳,但实践中发现,患者握拳后小静脉易嵌人掌骨之间而致充盈不明显,给穿刺者增加了难度,并且往往在患者松拳过程中,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1],出现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失败.为此,自2OO6年起,我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手背静脉2种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25例护理体会

    通过对25例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是介入止血成功的基础.

    作者:沈秀萍;林娟;徐锦兰;李学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防范措施

    高频电刀是现代手术中常见的医用仪器.它具有电灼、切割、止血、电凝、摘除肿物等功能,同时还有缩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意外损伤,造成病人的痛苦.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高频电刀的性能与操作规程,配合或指导医生对电刀的正确操作,避免自身、术者及患者的意外伤害.在使用中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对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防范措施作初浅探讨.

    作者:刘晓健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加强医保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全民医保的不断推进,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使医院获取长远的医保份额,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刘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巨块型肝癌肝移植手术配合体会

    临床肝移植术虽已经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但该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高、护理配合要求高,因此,为确保肝移植手术成功,一个组织严密、充分准备、技术熟练、通力协作与配合的手术团队十分重要.我院于2007年1月为1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至今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曾维君;杨晓莹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开始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7月~2006年9月收治的9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急性期均按常规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无心功能不全、一般状态良好后开始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处理,χ2=11.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急性期开始康复护理,对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贵荣;严华;石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肢体功能障碍60例,经治疗均已康复、好转40例,治愈好转率达76.9%.结论 重视术后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和治疗脑疝、做好五查、及时发现继发性脑出血、加强尿激酶药物应用的管理,保持引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是预防颅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重视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申茂玲;申智慧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护理

    目的 总结妊娠期妇女鼻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例妊娠期妇女鼻出血患者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3例妊娠期妇女鼻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地将妊娠期护理和鼻出血护理结合起来,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于妊娠期妇女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洁丽;胡丽茎;刘利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眼病,是由于眼内压增高所致的一系列眼底病变,它可损伤视神经,引起视野缺损,终还可引起难以挽救的失明,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可保护视力,减轻由眼内压增高引起的剧烈头痛眼胀,控制病情发展.大多数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得到控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青光眼的好转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笔者将临床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自体血清与维生素C联合治疗角膜碱烧伤

    角膜碱烧伤是常见的眼部化学烧伤,若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很易导致角膜穿孔、视力障碍.我们采用自体血清与维生素C联合治疗角膜碱烧伤,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毅;刘棋;张永征;王亚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创新医务人员素质教育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汪剑琴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为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回顾我院确诊的20例患儿的病例,将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吴欣;许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顶背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多见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以单侧或双侧背痛,病变棘突触痛,棘突间距离异常为特征.部分病人表现为放射性胸部闷痛等症状,常与内科疾病相混.

    作者: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产时对侧俯卧位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手术率极高,如果不能及早识别及正确处理将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随机选择276例产程中判断为枕横位、枕后位的产妇,指导产妇取与胎背对侧俯卧位,使胎位按分娩机转逐渐从枕横位或枕后位旋转至枕前位顺利分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艳;苏言辉;曾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点

    报告了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了青光眼各型早期症状、预防及护理关键,对提高青光眼治愈率、预防致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少玲;郝惠琴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1例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如按压、封闭、十字交叉缝扎等.笔者一一试用,效果不满意,手术痛苦大.我院外科门诊2005年1月~2007年2月采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凯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纱布填塞止血法在外伤中应用的35例观察

    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量被锐器刺伤、扎伤病人,这类病人的伤口多伤在腰背、臀部、肩部及上下肢体肌肉肥厚部位,此类病人伤口的特点是:伤口的外口虽小,但所伤及的部位深、伤后出血量多,且不易止血.采用清创后直接缝合,由于不能有效的止血,伤口内积血,引起伤口疼痛,血肿不能吸收继发感染者须重新切开伤口引流,导致伤口延期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这类伤口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方法 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健康教育中.结果 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人性化护理更显重要.

    作者:胡丽茎;魏秋娟;龚未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食道心房调搏术的护理

    食道心房调搏(TEAP)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是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极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发现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作者:许安琪;王闽鸿;林瑞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前牙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前牙冠折或残根、残冠患牙各30例,分别采用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结果 通过3年观察,铸造桩核组全部成功,成品螺纹桩组有3例桩核松动或脱落,经重新铸造桩核修复后,恢复咀嚼及美观.结论 前牙多为单根,成品螺纹桩核规格受限易产生旋转、松动,好采用铸造桩核修复.

    作者:李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口腔颌面炎症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外科感染中常见的疾病.明确诊断、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是使颌面炎症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经治的40例颌面部炎症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鸿彩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