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 在X线监视下,运用输卵管再通器械,对患侧输卵管施行再通,并通过导管直接注入抗生素.笔者对79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率56.96%,妊娠率35.44%.结论 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输卵管阻塞,特别是间质部阻塞,使之复通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乌冰止痛酊外涂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9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癌痛I级阶段仅用中药乌冰止痛酊外涂,第二、三阶段采用乌冰止痛酊,与西药止痛剂联用.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幅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或未增加副作用.结论 乌冰止痛酊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作用,与2、3阶梯止痛西药联用,能增强止痛效果,而未增加副作用.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通过对25例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是介入止血成功的基础.
作者:沈秀萍;林娟;徐锦兰;李学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肛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术后的剧烈疼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也是我们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玉升;孟祥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针灸科病房共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期间,我们对此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行针灸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玲;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笔者自2000年4月~2006年11月采用四川省珍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92例,并与同期89例使用利巴韦林组作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侯开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病给公共健康系统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如何做好慢性病人的社区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应用自我管理理论提高慢性病人的社区护理做一介绍,旨在探索积极有效、可靠的慢性病社区护理策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护理的基本核心是建立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基于互相信任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性关系.护患沟通不是目的,而是治疗病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增加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渠道,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有护士抱怨与患者沟通困难或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这除了护士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外,很大程度上与沟通技巧不佳有关.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银屑病义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对本病治疗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且无良好的预防方法.一般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常严重困扰患者正常生活.
作者:杨启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外科感染中常见的疾病.明确诊断、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是使颌面炎症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经治的40例颌面部炎症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鸿彩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在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投资力度.由此不仅推动了各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信息系统中的PC广泛应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PC有时候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信息丢失现象等,这一切都妨碍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健康运转,那么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健康运作有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呢?笔者结合我院Windows终端的使用浅谈终端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对成本与效率的双重影响作用.
作者:李一鸣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治疗中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在肺癌晚期并发症中占有重要位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及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病原微生物以酵母菌属为主,早期诊断仍有困难,病死率较高.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陈浩;崔永哲;郭普;王晶岩 刊期: 2007年第27期
120,是医疗急救的代名词,以院外急救为重点,承担现场救护、运转及途中医疗监护等工作.目前在全国已有几十座城市建立了120.正是120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生命不再脆弱,让死神望而却步.在各个城市只要有生命的呼唤,就有120的身影,120与死神赛跑,与时间赛跑,他们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自己职业的高尚和伟大.现在笔者对120急救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作以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任萍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医务人员因具有医学知识,对疾病、非健康的理解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正是这一原因,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MDA)临床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14例宫颈MDA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4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水样溢液,伴或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8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6个月和7个月死亡,3例转移,4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 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高度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增粗变硬者,应尽量深取组织(>5mm),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计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网成立的背景、意义、运行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通过4个步骤完成了ADR检测网的建立.结论 明确了医务人员在ADR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责任意识及对ADR的判断能力,提高了ADR的报告数量和质量.
作者:温宝堂 刊期: 2007年第2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住院患者196例,男性116例,女性80例,均为中风后遗症.年龄50~80(平均62岁),病程1个月~2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0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96人,不予护理干预.再将干预组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人,出院时发放褥疮监控手册,B组48人,不予发放.各组病人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杜静华;佟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胆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ICP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发生胎死宫内.ICP的病因现尚未明确,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种方法.考虑有些患者认为长期西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及孕妇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单独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ICP,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玉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渡期,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针对护生角色转换困难、专科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处理问题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其摆脱陋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摆正自己的工作目的.通过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并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达到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汤琦玫 刊期: 200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