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及褥疮监控手册对家庭中褥疮发生的影响

杜静华;佟飞

关键词:护理干预, 褥疮, 监控, 手册, 家庭, 资料与方法, 中风后遗症, 住院患者, 对照组, 收集, 女性, 年龄, 男性, 病人
摘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住院患者196例,男性116例,女性80例,均为中风后遗症.年龄50~80(平均62岁),病程1个月~2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0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96人,不予护理干预.再将干预组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人,出院时发放褥疮监控手册,B组48人,不予发放.各组病人无显著差异(P>0.05).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创新医务人员素质教育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汪剑琴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先天性高位肩胛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自幼颈短,肩部两侧不对称,左侧高而活动受限.患者因外伤行胸部及肩胛骨X线摄片,影像表现:胸廓两侧不对称,左侧胸廓塌陷,左侧第1~6肋骨发育畸形,肩胛骨明显抬高,肩胛骨上角达T3椎体平面,肩胛骨内旋,左肩胛大小基本正常,肩胛盂发育较好;右肩胛骨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高位肩胛症.

    作者:曹阿丹;郭建平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针灸科病房共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期间,我们对此5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行针灸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玲;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及对策

    目前外科手术虽然已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但切口裂开仍是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还给病人带来病痛.切口裂开分为完全裂开和不完全裂开,不完全裂开除皮肤线完整外,深层组织全部裂开,如皮肤能顺利愈合,则后期形成切口疝.由于腹部手术切口其局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并且易受污染和腹内压影响而切口裂开也更常见.术后切口裂开的影响因素涉及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全过程.许多因素贯穿于始终.现逐一分析:

    作者:陈豪;罗真理;尹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7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625例,确诊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138(CINI-Ⅲ级)例(22%),宫颈原位癌213例(2.08%),宫颈浸润癌24例(3.84%),宫颈慢性炎症450例(72%).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社区长期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方案

    探讨社区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时上门服务,降低因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社区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开始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7月~2006年9月收治的9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急性期均按常规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无心功能不全、一般状态良好后开始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处理,χ2=11.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急性期开始康复护理,对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贵荣;严华;石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谈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

    医务人员因具有医学知识,对疾病、非健康的理解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正是这一原因,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妊高征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妊娠晚期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抽搐或昏迷,简称妊高征.是早期常见的特有疾病,威胁母婴安全,眼底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之一[1].笔者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作为诊断治疗和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大限度保护了母婴安全.

    作者:朱秀丽;周凤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35例儿童股骨骨折行钛制弹性髓内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在术后8~10周愈合,4例在术后5月愈合.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良好,无一例感染.4例发生骨折成角畸形侧向成角<10度,前后成角<15度.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瑞歆;张云海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加强电脑收费结帐下的票据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日益普及,医院计算机联网收费结帐也在推动医院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电脑结帐下的收费票据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推进了财务网络在医院的运用和发展,也保障医院资金的真实、安全.

    作者:林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为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回顾我院确诊的20例患儿的病例,将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吴欣;许静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硬膜外阻滞结合浅全麻在胸腹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ASAⅡ~Ⅲ级胸腹手术病人30例,年龄30~72岁,麻醉过程如下:①持续监测BP、MAP、HR、SPO2的变化并记录.②经T6~7、T8~9穿刺置管,并推注2%利多卡因实验量.③全麻诱导:力月西0.1mg~0.2mg/kg、乙咪酯0.3mg/kg、芬太尼2ug/kg、司可林100mg插管,手术开始后,硬膜外推注利布合剂8~10ml,定时维持5ml/次,术中全麻转浅时酌情给芬太尼及吸入安氟醚、万可松维持肌松.④术中输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常规PCEA.⑤与同期全凭静吸复合麻醉病人做BP、HR、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作对比.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用于胸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缓解手术麻醉所致的应激反应,术中循环功能平稳,术毕病人早期清醒,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有利于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钱光明;杨玉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感染性发热物理降温80例分析

    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致使白细胞致热原的产生,使之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致产热中枢兴奋,散热中区抑制,体温开始升高.

    作者:院建生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78岁,中风数年,近月来,因头晕、乏力、纳差、心动过缓等,在门诊输注参麦针50ml(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3303-2)+10%葡萄糖250ml时(未使用其他任何药物)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心慌、胸闷、喘促,感呼吸困难,继而四肢抽搐、双目上窜、紫绀等现象出现,查体:T 35.6℃,P 90次/分,(素有心动过缓)R 30次/分,血压50/30mmHg,神志恍惚、面色灰暗,口唇严重紫绀,指甲青紫,脉微欲绝,心律齐,心听诊无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粗.

    作者:苏惠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

    我院SICU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上机病人43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中,先心手术17例,重度颅脑损伤18例,其它8例;经口气管插管32例,气管切开11例;呼吸机治疗时间短3小时,长达15天,顺利撤机38例,2例撤机后改无创通气,3例病情恶化出院.

    作者:李萍;尚元聪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概念剖宫产中应用

    目的 探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概念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4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为试验组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700例.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SaO2、HR、ECG;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分、5分钟Apgar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 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SaO2、HR、ECG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Apg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0%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其中有2%只有镇痛而肌松效果很差,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龚举君;赵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及褥疮监控手册对家庭中褥疮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住院患者196例,男性116例,女性80例,均为中风后遗症.年龄50~80(平均62岁),病程1个月~2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0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96人,不予护理干预.再将干预组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人,出院时发放褥疮监控手册,B组48人,不予发放.各组病人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杜静华;佟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将40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同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检测股静脉血,HBs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为宫内感染.结果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两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7.2%,两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HBeAg阴性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感染率分别为14.7%和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母亲,HBeAg阴性组剖宫产分娩新生儿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

    作者:陈静;张平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