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汤琦玫

关键词:骨科, 临床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 护理人才, 工作岗位, 职业道德教育, 明确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 临床护理质量, 独立工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转换角色, 专科, 知识掌握, 实习带教, 角色转换, 技术操作, 工作习惯, 奉献精神, 带教老师
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渡期,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针对护生角色转换困难、专科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处理问题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其摆脱陋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摆正自己的工作目的.通过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并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达到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PCI患者焦虑症状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索减轻PCI患者焦虑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专科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80例PCI患者术前进行一般社会资料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量表评分,分析PCI患者发生焦虑行为的相关因素、临床情况.结果 PCI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不同时期影响(P<0.05).结论 有计划的护理,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使其能够乐观、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及护理工作,从而避免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因素发生,为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新娜;王爱红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自身美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美的东西是一种精神食粮和心灵良药,在调节人的情绪,改变不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的因素、防治疾病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2]护士和患者密切接触,在工作中传播美的东西,所以护士自身美在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护士的自身美简单分为: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作者:胡静;李秀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眼耳鼻喉功能性疾患的心理治疗

    眼耳鼻喉功能性疾患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跟全身功能性.疾患并存,此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光靠药物治疗疗效较差,必须对病人施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该疾患尤其重要.

    作者:黄薇;彭松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顶背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多见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以单侧或双侧背痛,病变棘突触痛,棘突间距离异常为特征.部分病人表现为放射性胸部闷痛等症状,常与内科疾病相混.

    作者: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78例巨大胎儿临床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有所改变,高蛋白、高热卡饮食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对孕产妇而言,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巨大胎儿不仅给产妇和产程增加了风险,使分娩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而且与出生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控制巨大儿的出生意义重大.现将我院近年来巨大儿相关因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护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避免了长期周围静脉输注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血栓.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等病人,我科对126例置管病人在置管前后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加强封管、拔管技术,有效地防止了感染、空气栓塞、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乌冰止痛酊治疗癌性疼痛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冰止痛酊外涂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9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癌痛I级阶段仅用中药乌冰止痛酊外涂,第二、三阶段采用乌冰止痛酊,与西药止痛剂联用.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幅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或未增加副作用.结论 乌冰止痛酊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作用,与2、3阶梯止痛西药联用,能增强止痛效果,而未增加副作用.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如何加强精细化医疗管理

    目的 认识精细化医疗管理的重要性,阐述精细化医疗管理的内容、标准和实施.

    作者:蒲志贤;张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先天性高位肩胛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自幼颈短,肩部两侧不对称,左侧高而活动受限.患者因外伤行胸部及肩胛骨X线摄片,影像表现:胸廓两侧不对称,左侧胸廓塌陷,左侧第1~6肋骨发育畸形,肩胛骨明显抬高,肩胛骨上角达T3椎体平面,肩胛骨内旋,左肩胛大小基本正常,肩胛盂发育较好;右肩胛骨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高位肩胛症.

    作者:曹阿丹;郭建平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2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l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3个疗程的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为80.95%,其中4例完全缓解.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化疗毒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的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过新辅助的化疗,使某些局部晚期病例得以切除.

    作者:陈玉娇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妊高征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妊娠晚期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抽搐或昏迷,简称妊高征.是早期常见的特有疾病,威胁母婴安全,眼底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之一[1].笔者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作为诊断治疗和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大限度保护了母婴安全.

    作者:朱秀丽;周凤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谈糖尿病足大面积溃疡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有截肢的危险.我科收治了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并伴有双足严重感染的患者.经采用清得佳凝胶对患者的创面湿式愈合处理,配合控制血糖、抗感染、中药活血化淤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两个月后,患者避免了截肢,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霞;刘玉英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

    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6年剖宫产1200例,出血7500ml者46例,产后出血率3.83%.经阴道分娩3106例,出血7500ml者9例,产后出血率0.17%,二者有明显差异.现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分述如下:

    作者:高庆丽;于燕;王庆茹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院前急救

    2002年~2007年间,我们接诊救治约6000人次伤病员,其中心血管急症占20%,呼吸系统急症占10%,脑血管急症占30%,交通事故与外伤占35%,中毒和肿瘤占5%,由于我们狠抓院前急救的培训,接警后均能快速,到达现场有效地实施救治并迅速送回医院,途中无一例死亡.现总结如下:

    作者:来桂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产时对侧俯卧位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手术率极高,如果不能及早识别及正确处理将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随机选择276例产程中判断为枕横位、枕后位的产妇,指导产妇取与胎背对侧俯卧位,使胎位按分娩机转逐渐从枕横位或枕后位旋转至枕前位顺利分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艳;苏言辉;曾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磁场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

    我院使用磁场方法治疗骨折病人1360例,并分组观察,在消肿止痛、骨痂生长方面作了观察比较,发现经磁疗组的病人较对照组的病人,消肿止痛、骨痂生长取得佳疗效.笔者认为:磁场对促进骨折愈合、消肿止痛,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不受手术方式限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胜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肺外表现的肺癌15例误诊分析

    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以呼吸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较易诊断,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易漏诊、误诊,为了提高对肺癌的临床认识,笔者选取了我院近8年来误诊的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贵真;韦燕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 在X线监视下,运用输卵管再通器械,对患侧输卵管施行再通,并通过导管直接注入抗生素.笔者对79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率56.96%,妊娠率35.44%.结论 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输卵管阻塞,特别是间质部阻塞,使之复通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创新医务人员素质教育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汪剑琴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谈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

    医务人员因具有医学知识,对疾病、非健康的理解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正是这一原因,医务人员的保健意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