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
报告了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了青光眼各型早期症状、预防及护理关键,对提高青光眼治愈率、预防致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少玲;郝惠琴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把10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现行的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系统规范化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以及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结果 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效果优于观察组(P<0.01),病人满意度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不仅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且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该措施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深远意义.
作者:梁志兰;李慧波;刘艳红;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通过对我院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的综合考核,分析了实践体会,探讨在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如何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质量考核与质控体系,并提出有关方面的思考.
作者:何枫;蔡越秀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乌冰止痛酊外涂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9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癌痛I级阶段仅用中药乌冰止痛酊外涂,第二、三阶段采用乌冰止痛酊,与西药止痛剂联用.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幅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或未增加副作用.结论 乌冰止痛酊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作用,与2、3阶梯止痛西药联用,能增强止痛效果,而未增加副作用.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8例,复方丹参对照组38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抗凝、溶栓、降血脂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林忠如;王远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与认识,许多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不断问世,我们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介绍在临床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或正在研制的有关药物,相信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丰富.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认识精细化医疗管理的重要性,阐述精细化医疗管理的内容、标准和实施.
作者:蒲志贤;张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肛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术后的剧烈疼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也是我们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玉升;孟祥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改良牵引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 将应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改良组40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胃气囊内注气250ml后,给予500g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250g.结果 改良组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减少后,患者近期止血成功率与常规组相似,但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使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曹霞;王艳;冯艳苓;李薇;马伟艳;徐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常继发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缺氧等许多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恶性肿瘤合并慢性DIC较为少见,我院收治胃癌合并慢性DIC 1例,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作一简要复习.
作者:周毅;赵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粘腋脓血便、里急后重.严重可短期内出现抽搐、休克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既往病人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现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明显缩短了疗程.
作者:肖和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前牙冠折或残根、残冠患牙各30例,分别采用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结果 通过3年观察,铸造桩核组全部成功,成品螺纹桩组有3例桩核松动或脱落,经重新铸造桩核修复后,恢复咀嚼及美观.结论 前牙多为单根,成品螺纹桩核规格受限易产生旋转、松动,好采用铸造桩核修复.
作者:李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随着我国糖尿病(DM)患病率的升高,DM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DM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变是DM严重的并发症,约占DM死亡原因的80%.据报道,CHD合并DM病人的病死率较非合并DM病人可增加2~4倍[1].CHD与DM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干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需要长期、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而病人饮食调控、运动坚持、合理用药等都可以通过自我照顾和护理实现,现对68例CHD合并DM组和70例非DM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HD合并DM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任翠仙;刘二梅;张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病)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有腹痛、痞满、呕吐、腹泻、黄疸、食欲不振、便秘等,《伤寒论》均有较精辟的论述,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现就《伤寒论》部分论述做一简述.
作者:苗化南;张令柱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孤立无助、失眠、抑郁、多疑、多虑等症状,而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互相影响;同时病人躯体状况差,对抗精神病药物耐受性下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那么,老年精神科护士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笔者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供大家讨论.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全民医保的不断推进,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使医院获取长远的医保份额,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刘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如按压、封闭、十字交叉缝扎等.笔者一一试用,效果不满意,手术痛苦大.我院外科门诊2005年1月~2007年2月采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凯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医疗制度改革也到了关键时期,相应地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已成为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
作者:亓军堂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随着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杀病虫害的农药种类也得到扩展.由原来常规使用的有机磷类、菊脂类等农药,到现在新问世的很多化学合成的杀虫剂,在世面上彼彼皆是,很容易购买.这些药物在杀农作物病虫害的同时,对人类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一些感情脆弱者往往选择了逃避,服药自杀、误服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我科自2006年8月~10月,共收治3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全都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心肺复苏成功后,选择了切开洗胃.其中有1例抢救成功,2例救治失败而死亡.现谈体会如下:
作者:吕建荣;杨倩 刊期: 2007年第27期
2002年~2007年间,我们接诊救治约6000人次伤病员,其中心血管急症占20%,呼吸系统急症占10%,脑血管急症占30%,交通事故与外伤占35%,中毒和肿瘤占5%,由于我们狠抓院前急救的培训,接警后均能快速,到达现场有效地实施救治并迅速送回医院,途中无一例死亡.现总结如下:
作者:来桂媛 刊期: 200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