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病人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

梁志兰;李慧波;刘艳红;王建华

关键词:脑梗死, 规范化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把10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现行的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系统规范化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以及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结果 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效果优于观察组(P<0.01),病人满意度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不仅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且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该措施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深远意义.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防范措施

    高频电刀是现代手术中常见的医用仪器.它具有电灼、切割、止血、电凝、摘除肿物等功能,同时还有缩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意外损伤,造成病人的痛苦.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高频电刀的性能与操作规程,配合或指导医生对电刀的正确操作,避免自身、术者及患者的意外伤害.在使用中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对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防范措施作初浅探讨.

    作者:刘晓健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渡期,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针对护生角色转换困难、专科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处理问题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其摆脱陋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摆正自己的工作目的.通过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并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达到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汤琦玫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眼病,是由于眼内压增高所致的一系列眼底病变,它可损伤视神经,引起视野缺损,终还可引起难以挽救的失明,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可保护视力,减轻由眼内压增高引起的剧烈头痛眼胀,控制病情发展.大多数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得到控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青光眼的好转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笔者将临床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Windows终端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在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投资力度.由此不仅推动了各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信息系统中的PC广泛应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PC有时候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信息丢失现象等,这一切都妨碍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健康运转,那么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健康运作有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呢?笔者结合我院Windows终端的使用浅谈终端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对成本与效率的双重影响作用.

    作者:李一鸣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社区长期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方案

    探讨社区留置胃管、尿管病人的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时上门服务,降低因家庭护理不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社区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脑梗死病人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把10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现行的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系统规范化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以及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结果 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效果优于观察组(P<0.01),病人满意度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不仅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且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该措施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深远意义.

    作者:梁志兰;李慧波;刘艳红;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35例儿童股骨骨折行钛制弹性髓内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在术后8~10周愈合,4例在术后5月愈合.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良好,无一例感染.4例发生骨折成角畸形侧向成角<10度,前后成角<15度.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瑞歆;张云海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产时对侧俯卧位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手术率极高,如果不能及早识别及正确处理将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随机选择276例产程中判断为枕横位、枕后位的产妇,指导产妇取与胎背对侧俯卧位,使胎位按分娩机转逐渐从枕横位或枕后位旋转至枕前位顺利分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艳;苏言辉;曾菲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34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分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胚胎期和出生前后,甲状腺轴的发生、发育和功能代谢异常,引起出生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我市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全市64205名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共筛查出CH 34例,并对患儿进行了追踪治疗.

    作者:于萍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气囊导尿管留置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囊导尿管具有固定方便、牢固、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如果对其性能、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适当、护理不当或拔管时违反操作规程,就可出现拔管困难造成尿道损伤.现将我科5例气囊导尿管留置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冯士丽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通过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MDA)临床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14例宫颈MDA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4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水样溢液,伴或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8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6个月和7个月死亡,3例转移,4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 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高度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增粗变硬者,应尽量深取组织(>5mm),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计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谈如何加强精细化医疗管理

    目的 认识精细化医疗管理的重要性,阐述精细化医疗管理的内容、标准和实施.

    作者:蒲志贤;张琼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门诊药房的管理体会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带有专业性、经营管理性、咨询服务性和服务全面性的工作性质和任务.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做好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周春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者组织创伤后反应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发现,CRP与多种疾病有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CRP及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顶背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多见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以单侧或双侧背痛,病变棘突触痛,棘突间距离异常为特征.部分病人表现为放射性胸部闷痛等症状,常与内科疾病相混.

    作者: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食道心房调搏术的护理

    食道心房调搏(TEAP)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是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极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发现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作者:许安琪;王闽鸿;林瑞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围期手术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236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患者的病例,总结此类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经精心护理及配合正确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正确的治疗方法、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蓝静;陈丽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胆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ICP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发生胎死宫内.ICP的病因现尚未明确,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种方法.考虑有些患者认为长期西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及孕妇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单独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ICP,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玉辉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巨块型肝癌肝移植手术配合体会

    临床肝移植术虽已经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但该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高、护理配合要求高,因此,为确保肝移植手术成功,一个组织严密、充分准备、技术熟练、通力协作与配合的手术团队十分重要.我院于2007年1月为1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至今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曾维君;杨晓莹 刊期: 2007年第27期

  • 浅析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医疗制度改革也到了关键时期,相应地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已成为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

    作者:亓军堂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