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静;陈丽云
精心策划,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采取集体讲解、重点指导、多媒体直观宣教等有效方法,达到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降低感染发病率.全院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明显增强、感染率下降,收到了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良好效果.
作者:丁淑琴;夏淑英;郎丽华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多见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以单侧或双侧背痛,病变棘突触痛,棘突间距离异常为特征.部分病人表现为放射性胸部闷痛等症状,常与内科疾病相混.
作者:刘海凤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6年剖宫产1200例,出血7500ml者46例,产后出血率3.83%.经阴道分娩3106例,出血7500ml者9例,产后出血率0.17%,二者有明显差异.现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分述如下:
作者:高庆丽;于燕;王庆茹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报告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1例,其中带蒂逆行岛状皮瓣47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34例.结果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创面Ⅰ期愈合74例,Ⅱ期愈合7例.随访3个月~2年,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其质地外形良好,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皮瓣,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孔令海;杨国奖;许斌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肢体功能障碍60例,经治疗均已康复、好转40例,治愈好转率达76.9%.结论 重视术后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和治疗脑疝、做好五查、及时发现继发性脑出血、加强尿激酶药物应用的管理,保持引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是预防颅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重视基础护理,严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申茂玲;申智慧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笔者阐述了医院总体规划前期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及工作进行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工程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该工程是否能满足今后发展的前提.
作者:王同鲁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通过对25例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是介入止血成功的基础.
作者:沈秀萍;林娟;徐锦兰;李学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患者,男,78岁,中风数年,近月来,因头晕、乏力、纳差、心动过缓等,在门诊输注参麦针50ml(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3303-2)+10%葡萄糖250ml时(未使用其他任何药物)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心慌、胸闷、喘促,感呼吸困难,继而四肢抽搐、双目上窜、紫绀等现象出现,查体:T 35.6℃,P 90次/分,(素有心动过缓)R 30次/分,血压50/30mmHg,神志恍惚、面色灰暗,口唇严重紫绀,指甲青紫,脉微欲绝,心律齐,心听诊无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粗.
作者:苏惠民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笔者通过阐述深圳市人民医院总体规划方案制定的过程,分析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总体规划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作者:王同鲁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同时伴有明显结核耐药倾向,而我国又属于结核病高发区,因此积极开发,应用新型有效抗结核药物,是全国结核病预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网成立的背景、意义、运行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通过4个步骤完成了ADR检测网的建立.结论 明确了医务人员在ADR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责任意识及对ADR的判断能力,提高了ADR的报告数量和质量.
作者:温宝堂 刊期: 2007年第27期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落实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机构和前沿的阵地.在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的出台,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切实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同步,充分履行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李应君 刊期: 2007年第27期
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老年急性肠梗阻2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一般情况差,多就诊较晚,梗阻部位和病因亦不同,有相当部分病人为肿瘤性梗阻.笔者就老年肠梗阻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姚乐生;刘敏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网络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起步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发展很快,因网络教学具有时空的延伸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护理人员受自身条件限制,脱产、半脱产学习机会少,网络教学可解决学习者不能脱产集中学习的矛盾.其所具有的优势使目前学生面临的工作负担重、时间少而分散的问题得以解决,它必将成为护理继续教育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者:何筱宁 刊期: 2007年第27期
静脉输液时手背静脉是患者容易接受的穿刺部位之一,它具有暴露部位少、活动限制小等优点,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先嘱咐患者握拳、穿刺,再嘱咐患者松拳,但实践中发现,患者握拳后小静脉易嵌人掌骨之间而致充盈不明显,给穿刺者增加了难度,并且往往在患者松拳过程中,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1],出现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失败.为此,自2OO6年起,我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手背静脉2种穿刺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兰 刊期: 2007年第27期
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量被锐器刺伤、扎伤病人,这类病人的伤口多伤在腰背、臀部、肩部及上下肢体肌肉肥厚部位,此类病人伤口的特点是:伤口的外口虽小,但所伤及的部位深、伤后出血量多,且不易止血.采用清创后直接缝合,由于不能有效的止血,伤口内积血,引起伤口疼痛,血肿不能吸收继发感染者须重新切开伤口引流,导致伤口延期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这类伤口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l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3个疗程的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为80.95%,其中4例完全缓解.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化疗毒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的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过新辅助的化疗,使某些局部晚期病例得以切除.
作者:陈玉娇 刊期: 2007年第27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渡期,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针对护生角色转换困难、专科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处理问题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其摆脱陋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摆正自己的工作目的.通过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并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从而达到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汤琦玫 刊期: 200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将40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同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检测股静脉血,HBs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为宫内感染.结果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两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7.2%,两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HBeAg阴性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感染率分别为14.7%和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母亲,HBeAg阴性组剖宫产分娩新生儿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
作者:陈静;张平 刊期: 2007年第27期
肛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术后的剧烈疼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也是我们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玉升;孟祥玉 刊期: 200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