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岩;彭莲
新生儿于出生后12 h内开始排出胎粪.对超过24 h无大便的新生儿应积极寻找原因,在排除了新生儿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消化道畸形疾病后,如喂养量足,每天小便有6次以上而24 h无大便的新生儿可诊断为便秘.我院从2000年1月~7月,对26例新生儿便秘,采用鞣酸软膏诱导排便,均取得满意的通便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总结1997年9月~2000年9月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施行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治疗2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护理,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以及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该术式的护理重点,也是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绮华;邝静霞;陈妙霞;陆慕贞;危笑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使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武警部队18所医院123个科室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可靠的结果.结果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晨晚间护理、肌内注射及口服给药操作频率较高;在调查的25项技术操作中,有23项涉及到一次性医用物品,可见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的普遍性.结论基础护理教学应根据临床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学时,按一次性器材改革操作步骤,使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作者:李艳菊;胡国瑾;杜闻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患者就医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就医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高校学生就医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高校学生患者就医心态有自负心理、侥幸心理、好强心理、怀疑心理、对抗心理,心理护理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改善高校学生就医心理状态.
作者:龙虹莉;李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9月,我院首次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施行心脏移植术,术后入ICU进行监护治疗1个月,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现就心脏移植术后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玲;门爱民;高立红;王聪敏;田静;杜丽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回顾性总结6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呼吸管理经验.认为做好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早期规范化的呼吸道管理包括做好气管插管护理;正确使用呼吸机;掌握正确有效的吸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应用镇静剂;掌握好撤机时机及撤机后的呼吸道管理,对减少要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呼吸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荣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手术前后受者的心理状态.方法应用Williom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量表(MUNSH)对176例肾移植受者于肾移植手术前、后行两次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肾移植手术前、后受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总体幸福度低,但肾移植术后受者焦虑、抑郁明显低于术前,总体幸福度明显提高.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受者经济状况对肾移植术后受者的心理状态有极显著影响.肾移植受者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肾移植手术前后受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同题.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寻求更多的社会及家庭支持、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缩短受者等待肾移植的时间等可有效地改善肾移植受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王静新;叶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的压力来源并寻求减压对策.方法运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10名护士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90%的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压力源有五种:职位竞争压力;知识技能压力;劳动强度压力;护患关系压力及投入与报偿压力.结论护士压力普遍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护士压力.
作者:李九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方法将10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改进法为观察组,75例,运用常规方法为对照组,25例.结果两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经χ2检验,χ2=15.59,P<0.01,留置时间经t检验,t=36.3,P<0.01有显著性差异;塞管、局部发红情况经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于10°角进入皮肤,浅而渐深进入血管,回血后送软管为可行的婴幼儿留置针穿刺方法;高浓度肝素一次性封管既可减少工作量,也能长时间地维持软管通畅.增加必要措施,做好陪护健康教育成为要幼儿固定留置针重要的一关.
作者:陈小凤;杜秋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当前护理纠纷日趋增多,而且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工作难点之一.为此,我们分析了多年来工作中的护理纠纷案例,总结出护理纠纷常见的原因:由医疗纠纷转至对护理工作不满;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较差所致的纠纷;病人及家属对医疗知识缺乏所致的误会.提出护理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措施;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规章制度落实;把握护理纠纷处理有关技巧.
作者:陈俐;张恩华;周蕾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橡胶塞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一次性12号针头(斜面针)、一次性输液器(斜面针)、一次性输液器(侧孔针).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即直刺与斜刺,观察哪种方法可减少橡胶塞微粒数.结果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一次性输液器(斜面针)直刺与斜刺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斜刺比直刺的橡胶微粒少;一次性输液器(侧孔针),直刺与斜刺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直刺与斜刺都一样.结论一次性针(斜面针)很锋利,直刺时容易对橡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多,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塞微粒和其他杂质落人瓶中.
作者:于明霞;戴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甲下积血,多是因砸伤或挤压伤造成手指或足趾的甲下积血.患处肿胀,疼痛难忍,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因痛不能入睡.时可见到受伤的指甲下面变得青紫,甲漂浮感,不能触及.下面介绍一种甲下放血的方法,既不痛苦,又能解除病痛.
作者:李玉玲;徐书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报道20例糖尿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疾患的护理.建立足部护理教育计划,包括对皮肤的护理、鸡眼及胼胝的护理、下肢微循环障碍的护理、皮肤磨擦伤的护理及预防和治疗足部霉菌感染等有效措施.实践证明,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门护理是成功和有效的.
作者:杨小玲;任菊琴;黄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通过对70例患者采用短程三联疗法(兰素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观察及护理,针对偶见病人出现恶心、腹泻、便秘、喉痛、皮疹、真菌感染等症状,认为密切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饮食调护、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是确保其治疗效果和减少其副作用的关键.
作者:陈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是由于化疗药物对口腔粘膜的直接刺激和对粘膜上皮细胞损伤所致[1].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进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患者进一步治疗.近年来,许多临床护理工作者为了探索其防治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世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优化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作者对112例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形式自我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患者认为佳的健康教育时间、方法.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优化健康教育形式应做到:优化教育时间,抓四个环节;优化教育形式,重视小组式教育;优化教育内容,做到各有侧重;优化教育技巧,做到因人而异.
作者:梅卫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21例,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前结合病人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实施身心整体护理,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术后24 h内采取平卧位,避免头部突然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敷料干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颅内低压、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其中17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4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认为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
作者:刘细莲;罗珊;詹升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决临床上缺乏防治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中医护理的不足,寻找一种新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红花当归酊与传统的50%MgSO4湿敷防治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对100例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红花当归酊治疗为观察组53例,50%MgSO4治疗为对照组47例,湿敷患处每日4~6次,每次1 h,按制定的疗效标准进行观察;同时,对99例未发生静脉炎需补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用红花当归酊和75%的酒精进行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实验.结果红花当归酊与50%MgSO4治疗静脉炎疗效经秩和检验,U=4.62,P<0.01.红花当归酊和75%的酒精预防静脉炎疗效经X2检验,X2=9.33,P<0.01,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花当归酊防治静脉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广清;叶苑琼;区勇全;张志祖;何伟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佳剂量和间隔时间.方法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检测空气中细菌含量,比较艾条熏蒸的不同剂量和不同间隔时间的灭菌效果.结果12 m2爱要病房分别用2根艾条组和3根艾条组艾条熏蒸后空气细菌含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别(P>0.05),2根艾条组熏蒸后比1根艾条组空气细菌含量明显减少,差别有显著性(P<0.01);间隔4天和2天空气细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条熏蒸后间隔4天显著低于间隔6天空气细菌含量(P<0.05).结论12 m2爱要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较佳剂量为2根计时纯艾条;较佳间隔时间为4天.
作者:赵红梅;李小敏;关丽婵;万中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207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原因分析,并介绍采用可乐定与精氨酸两种药物做为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了解患儿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同时详细介绍了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操作中出现副作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作者:林秀钗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