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操作方法及护理

林秀钗

关键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矮小儿童, 护理
摘要:对207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原因分析,并介绍采用可乐定与精氨酸两种药物做为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了解患儿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同时详细介绍了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操作中出现副作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护理见闻

    1999年9月本人到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考察,就其运作方式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对我国护理工作有很大启发.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嘉秀;刘姗;宁小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腭裂修复术后低氧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观察了160例小儿腭裂修复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特点,发现有40.6%的病例发生了低氧血症,而且大部分发生在术后30 min内.及时氧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和纠正术后低氧血症的关键.

    作者:王雪岩;彭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集体、小组、单人跟踪教育3种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68例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68例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明显提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3种健康教育模式应互相补充,三者综合运用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宗志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管注入α-糜蛋白酶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临床上胃肠减压过程中,如果胃内容物堵塞了胃管,以往常用生理盐水、温水、抗酸剂或空气冲洗,或更动胃管位置,使其通畅.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食物残渣或胃液粘稠阻塞胃管,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我们采用α-糜蛋白酶+碳酸氢钠注射液胃管注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志芬;张弘;秦洪荣;宋冬菊;孙香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优化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形式的探讨

    为了优化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作者对112例外科患者健康教育形式自我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患者认为佳的健康教育时间、方法.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优化健康教育形式应做到:优化教育时间,抓四个环节;优化教育形式,重视小组式教育;优化教育内容,做到各有侧重;优化教育技巧,做到因人而异.

    作者:梅卫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对卧床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了解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及其对卧床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个别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陪护人员负性心理进行分析.结果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容易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且不同的负性心理产生不同的负面影响.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如监督、劝解、传授、角色扮演等方法,能够帮助陪护人员调适不良心态,保持稳定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魏丽霞;司惠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背驮式肝移植术后的管道护理

    为了便于观察和治疗,患者术中留有多种管道.因此,术后对各种管道的管理尤为重要.1999年9月15日,我院成功地为1例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施行了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现将术后对其各种管道的特殊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桂荣;姚琳;赵代红;江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护理

    我科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21例,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前结合病人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实施身心整体护理,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术后24 h内采取平卧位,避免头部突然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敷料干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颅内低压、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其中17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4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认为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

    作者:刘细莲;罗珊;詹升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鞣酸软膏解除新生儿便秘

    新生儿于出生后12 h内开始排出胎粪.对超过24 h无大便的新生儿应积极寻找原因,在排除了新生儿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消化道畸形疾病后,如喂养量足,每天小便有6次以上而24 h无大便的新生儿可诊断为便秘.我院从2000年1月~7月,对26例新生儿便秘,采用鞣酸软膏诱导排便,均取得满意的通便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呼吸管理

    回顾性总结6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呼吸管理经验.认为做好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早期规范化的呼吸道管理包括做好气管插管护理;正确使用呼吸机;掌握正确有效的吸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应用镇静剂;掌握好撤机时机及撤机后的呼吸道管理,对减少要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呼吸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荣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例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护

    2000年9月,我院首次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施行心脏移植术,术后入ICU进行监护治疗1个月,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现就心脏移植术后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玲;门爱民;高立红;王聪敏;田静;杜丽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科学思维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思维是管理者重要的才能体现,笔者通过对常见思维类型的学习,在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断应用.学习辩证逻辑思维,实施正确决策;借助创造性思维,不断开拓创新;应用批判性思维,推行整体护理;应用数理思维,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有力地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使医院护理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杨顺秋;李若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为探讨健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要点,笔者通过对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次使用健择治疗的观察,提出护理重点在于掌握健择的配制、储存要求,调节滴注速度,加强对症护理,是防治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卢惠明;高瑞珍;陶红梅;严朝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校学生患者就医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患者就医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就医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高校学生就医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高校学生患者就医心态有自负心理、侥幸心理、好强心理、怀疑心理、对抗心理,心理护理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改善高校学生就医心理状态.

    作者:龙虹莉;李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依托优势 挖掘潜能增强继续护理教育实效性

    为了增强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通过两年的摸索,一方面依托军医大学、综合医院拥有众多学科,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与相关专业、学科加强联合,申办全国、军队、省级继续教育I类项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护理队伍自身的潜力,组织学有专长,工作业绩突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举办全院性学术讲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育内容,针对传统学院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和滞后,注重层、面结合,实用性、前瞻性、系列性并重,切实达到了更新和拓展护理人员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的目的.

    作者:李亚洁;王秀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网上护理训练

    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护理训练,为在职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作者阐述了护理训练计算机网络的环境要求,围绕临床护理进行网上训练的内容,利用网络视频技术、电子阅览室、护理网页、手术室监听与监视和对讲录像系统进行网上训练的方法,并就网上训练提高训练质量的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谈了几点体会,阐述了网上训练的发展前景.

    作者:关旭明;钟宝华;赵东卫;付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目的了解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使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武警部队18所医院123个科室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可靠的结果.结果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晨晚间护理、肌内注射及口服给药操作频率较高;在调查的25项技术操作中,有23项涉及到一次性医用物品,可见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的普遍性.结论基础护理教学应根据临床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学时,按一次性器材改革操作步骤,使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作者:李艳菊;胡国瑾;杜闻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佳剂量和间隔时间.方法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检测空气中细菌含量,比较艾条熏蒸的不同剂量和不同间隔时间的灭菌效果.结果12 m2爱要病房分别用2根艾条组和3根艾条组艾条熏蒸后空气细菌含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别(P>0.05),2根艾条组熏蒸后比1根艾条组空气细菌含量明显减少,差别有显著性(P<0.01);间隔4天和2天空气细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条熏蒸后间隔4天显著低于间隔6天空气细菌含量(P<0.05).结论12 m2爱要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较佳剂量为2根计时纯艾条;较佳间隔时间为4天.

    作者:赵红梅;李小敏;关丽婵;万中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护理

    通过总结1997年9月~2000年9月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施行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治疗2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护理,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以及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该术式的护理重点,也是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绮华;邝静霞;陈妙霞;陆慕贞;危笑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温灸器的研制及临床使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制并探讨电温灸器与艾灸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对97例痛经和7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运用电温灸器内电能产生热能,并加热药液,通过在人体相关穴位进行药物、热刺激起效,与传统艾灸作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痛经、胃脘痛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电温灸器能恒温,调温,安全,使用方便,不污染空气,同时可灸多个穴位,弥补了传统艾条、艾绒的缺点.疗效与艾灸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邱翠琼;叶建红;刘玉珍;杜爱红;邓秋迎;李穗华;叶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