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镇
1 礼仪的主要内容包括:着装礼仪、仪容礼仪、举止礼仪、表情礼仪、沟通礼仪、接待礼仪、电话礼仪、会议礼仪.
作者:金姝华;赵辉;刘莲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白蛋白的顺序对改善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的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配对设计研究法,对30例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配对研究,在医嘱应用人血白蛋白的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改变输液顺序,观察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的浓度比较(P<0.001,P<0.001),差异有显著性,但血浆总蛋白浓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浓度的增长值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饮食干预与输液顺序的调整有助于提高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
作者:高月玲;李信鸿;赵凤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60岁以上老年人首次发作癫痫的发病率相当高.本文对近10年间≥60岁老年人癫痫患者107例,进行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孙永峰;陈书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特素(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伯尔定)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的Ⅲb~Ⅳ期的NSCLC患者28例,进行特素(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伯尔定)化疗.全部患者均有可测量的指标.给药方法:特素135~175mg/m2d1+卡铂5mg·ml-1·min-1d2,静脉注射,28天为一周期.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50.0%,Ⅲb期有效率62.5%,Ⅳ期有效率45.0%.化疗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其中Ⅲ~Ⅳ度分别为24.0%、10.7%.结论 特素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耐受性良好.
作者:贺小英;韩国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硝苯地平又名硝苯吡啶、圣痛平、拜心通、心痛定,为常用的抗高血压扩血管药物.我们自1998年1月以来共观察治疗高血压病339例,对硝苯吡啶的用药方法、剂量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便秘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结论 便秘治疗药状况不尽如人意,聚乙二醇疗效较好,膨松剂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郭永军;赵连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我院烧伤科从1993年7月~2003年7月这10年间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132例,其中8例在住院期间曾发作过一次以上的惊厥,发病率为6.06%,与报道[1,2]有所出入.现就小儿烧伤后并发惊厥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院内感染是指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病人入院前已有或在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院内感染的出现直接影响到病人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及精神痛苦,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途径是我们要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有的放矢改进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蔓延.现将我院近两年来7个病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符丽娟;张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t=6.23,P<0.05),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治疗组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t=3.74,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作者:苑修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反应停联合化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30例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应用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6个周期后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30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II度以上胃肠道反应;8例出现II度以上骨髓抑制,1例发生严重感染;2例II度以上口腔粘膜炎;3例轻度的肝功异常,1例病情进展死亡,5例四肢末梢神经炎;3例乏力,1例嗜睡,1例脑血栓.结论 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反应停联合化疗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是至关重要,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长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治愈率,缩短病程,防止因腹泻引起严重并发症.方法 采用潘生丁(双嘧达莫)与思密达(双八面体蒙脱石)联用治5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并与单一用思密达组作对比,两组经t检验.结果 两药联用组明显缩短病程,治疗组总疗程(4.61±0.22)d,对照组(6.36±0.72)d,两组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知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例心包积液病人均应用Seldinger法从心尖区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结果 20例均穿刺成功,引流时间3天~30天,平均6.5天,引流积液量350ml~4000ml,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可用于治疗心包积液.可避免损伤心肌,引流彻底,疗效可靠.
作者:周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1 病例分析患者,男,28岁,农民,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并右下腹部包块2年,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恶心,呕吐1天,其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向后腰背部放射,频繁呕吐,吐出物为胃内溶物及黄绿色胆汁,呕吐后腹部胀痛缓解.右下腹部包块呈游走性,大小如鹅卵,并有轻度压痛而就诊于本院.
作者:狄得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孕卵在宫腔以外地方着床称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疾病.其中输卵管妊娠为多见,约占95%.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是超声诊断的难点.腹部超声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然而对于非典型异位妊娠容易漏诊.本文应用经阴道超声对67例输卵管妊娠早期作出诊断,并经过妇产科手术、病理及血、尿-HCG测定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叶颖;董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虚火喉痹,即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淋巴组织及粘液腺的慢性炎症,甚则咽喉干燥灼热感,扁桃体亦有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颌下淋巴结压痛,属阴虚火旺之证.
作者:胡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麻醉导管在特发性气胸中的临床使用可行性.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以来使用麻醉导管行闭式引流术病人22例(A组)并与同期常规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病人20例(B组)进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肺复张时间、转开放手术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肺复张时间、转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差异.结论 麻醉导管在特发性气胸中使用是可行性、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
作者:余树青;罗志光;赖汝柱;张富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农民,胸背部5处浅色斑,不痛不痒,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浸润,仰面各有一约8cm×10cm斑块,斑内见约1cm×2cm免疫区,斑块外缘摸糊不清,内缘清楚,毳毛脱落,不痛不痒3年.
作者:李久春;何光慧;何恒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已婚妇女的生殖道健康状况,分析妇女病的变化规律,制定干预措施,探讨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结论 妇女常见病患病率高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进行常规妇女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妇女生殖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邸军;刘涵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精神病人自杀除受妄想、幻觉、自责、自罪等症状支配外,还来源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碰到的困难和矛盾.这种深重的精神负担,激烈的心理冲突,促使他们产生自杀企图,进一步发展到自杀行为.为了防范这类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研究和掌握病人的自杀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毛卫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患者26岁,孕3产0,因停经38周规则腹痛2小时于1996年4月1日上午9时入院.既往月经正常,曾2次流产史.查体:T 36.5℃,P 72次/分,BP 15/9kPa.神清,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宫高30cm,腹围85cm,先露肩,高浮,胎方位RSCA,胎心音+140次/分,规则.肛查宫口闭.
作者:李运香;郑新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