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大肠癌临床治疗分析

金万亮

关键词:高龄大肠癌, 临床, 高龄患者, 恶性肿瘤, 报告分析, 消化道, 治疗, 手术
摘要: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200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大肠癌216例,其中高龄患者94例,治疗与手术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工、交、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机械的意外损伤、坠伤等日益增多,尤其是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重、变化快、误诊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病人急送我院,应该积极救护,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具体措施:

    作者:王丽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外敷膏药配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

    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后颈部外敷膏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186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

    作者:朱普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126例129眼患者给予中药治疗.结果 129眼均治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缩短其病程,效果好,不复发.

    作者:武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于2002年1月卫生机构改革中,在原市卫生防疫站等四家单位基础上新组建的全民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规划和措施,实施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血吸虫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疾病的综合防治;从事卫生监测检验,为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服务;实施健康教育,开展预防医学研究、预防保健服务和技术咨询.随着机构的改革,单位职能的转变,资金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财务管理在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其形式也要求由单一的核算型逐步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近两年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单位的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单位职能的履行:

    作者:华墨;蒋丽珍;何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两种消毒液对心内科男患者导尿管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消毒液0.1%新洁尔灭酊与0.1%洗必泰对心内科男导尿管患者行会阴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吴淞中心医院心内科22例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32例男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新洁尔灭酊与0.1%洗必泰作为导尿管护理的消毒液.结果 两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按∝=0.05水准经t检验P>0.05差别无显著.新洁尔灭酊疼痛率为45.5%,洗必泰疼痛率12.5%,经χ2检验,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 二者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常规使用洗必泰消毒可有效降低疼痛率,减轻该类患者因消毒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作者:刘清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小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剂量的快速口算法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用药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常见剂型规格分别是:0.5g/支、0.75g/支、1g/支.小儿一般用量小,计算复杂、费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本人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一种简便快速的计算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琼;李福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浅谈护士礼仪

    1 礼仪的主要内容包括:着装礼仪、仪容礼仪、举止礼仪、表情礼仪、沟通礼仪、接待礼仪、电话礼仪、会议礼仪.

    作者:金姝华;赵辉;刘莲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佳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动脉瘤是否填密.结果 24例中,行3D-DSA技术共检出16例20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技术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状、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更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能提供血管内治疗的佳工作角度,能正确决策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及准确判断动脉瘤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广春;齐县伟;牛亚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氨苯砜超敏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农民,胸背部5处浅色斑,不痛不痒,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浸润,仰面各有一约8cm×10cm斑块,斑内见约1cm×2cm免疫区,斑块外缘摸糊不清,内缘清楚,毳毛脱落,不痛不痒3年.

    作者:李久春;何光慧;何恒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溶栓治疗

    脑梗塞多为血栓形成或栓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是早期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正因如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一直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甚至有的学者提出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唯一办法.近年对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溶栓药物的应用,介入放射技术和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方法.现就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的现状和展望综述如下.

    作者:王全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非霍奇金病淋巴瘤误诊1例

    1 病例分析患者,男,28岁,农民,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并右下腹部包块2年,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恶心,呕吐1天,其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向后腰背部放射,频繁呕吐,吐出物为胃内溶物及黄绿色胆汁,呕吐后腹部胀痛缓解.右下腹部包块呈游走性,大小如鹅卵,并有轻度压痛而就诊于本院.

    作者:狄得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178例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肠梗阻常见的原因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1~2006年进行的178例肠梗阻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中死亡5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结论 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及腹股沟嵌顿疝,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部分病人并无腹部手术史,阑尾炎引起的肠梗阻容易误诊.

    作者:唐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肠型白塞病疗效观察

    白塞病(BD)又称口、眼、生殖器综合征,可累及多系统.临床可分血管型、神经型及肠型白塞病,而肠型白塞病较少见.由于肠型白塞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收治的肠型白塞病患者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随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沛霖;李泉;李扬;李明玮;罗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2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例心包积液病人均应用Seldinger法从心尖区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结果 20例均穿刺成功,引流时间3天~30天,平均6.5天,引流积液量350ml~4000ml,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可用于治疗心包积液.可避免损伤心肌,引流彻底,疗效可靠.

    作者:周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治愈率,缩短病程,防止因腹泻引起严重并发症.方法 采用潘生丁(双嘧达莫)与思密达(双八面体蒙脱石)联用治5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并与单一用思密达组作对比,两组经t检验.结果 两药联用组明显缩短病程,治疗组总疗程(4.61±0.22)d,对照组(6.36±0.72)d,两组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知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重型颅脑损伤102例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并对不同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患者的救治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31.37%,其中GCS 3~5分的患者死亡率为46.8%,GCS 6~8分的患者死亡率为18.18%.结论 重视院前急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动态CT检查、正确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彭顺清;郭晓锋;李来;吴亮;吴锋;郭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首发症状分析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5年8月47例SAH临床资料.结果 SAH多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老年人的首发症状多不典型,较易误诊.结论 SAH临床表现多样,疑诊病例尽可能当天CT检查,必查时行腰穿,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刘武军;唐大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临床小结

    目前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在妇科已成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由于其独到的手术器械和高科技术的结合,使得手术在直视下进行,不用开腹、无切口、保留子宫、出血少,避免了传统的粘膜下肌瘤手术及开腹手术的困扰和不良反应.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现将我院2年来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12例,进行临床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维生素A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维生素A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呼吸道具有保护功能,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所以维生素A缺乏时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我院2003年9月~2004年12月对7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维生素A辅助治疗2月,随后随访2年,效果较满意.

    作者:乔云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左侧残角子宫并腹腔足月妊娠1例

    患者26岁,孕3产0,因停经38周规则腹痛2小时于1996年4月1日上午9时入院.既往月经正常,曾2次流产史.查体:T 36.5℃,P 72次/分,BP 15/9kPa.神清,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宫高30cm,腹围85cm,先露肩,高浮,胎方位RSCA,胎心音+140次/分,规则.肛查宫口闭.

    作者:李运香;郑新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