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霖;李泉;李扬;李明玮;罗雯
目的 探讨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方法 介绍了功能作用及水污染的危害,各种饮用水及洗浴水的特点.结果 各种水都有优点及缺点,水污染对人体有害.结论 饮用各种水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水污染要治理,增强环保意识.
作者:郝万鹏;冯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1 病例分析患者,男,28岁,农民,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并右下腹部包块2年,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恶心,呕吐1天,其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向后腰背部放射,频繁呕吐,吐出物为胃内溶物及黄绿色胆汁,呕吐后腹部胀痛缓解.右下腹部包块呈游走性,大小如鹅卵,并有轻度压痛而就诊于本院.
作者:狄得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例心包积液病人均应用Seldinger法从心尖区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结果 20例均穿刺成功,引流时间3天~30天,平均6.5天,引流积液量350ml~4000ml,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可用于治疗心包积液.可避免损伤心肌,引流彻底,疗效可靠.
作者:周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30例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外洗湿敷的方法.结果 效果甚佳,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结论 本药物能局部渗透直达病所,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痒止疹平的效果.简便易行,适应用于农村基层使用.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佳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动脉瘤是否填密.结果 24例中,行3D-DSA技术共检出16例20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技术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状、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更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能提供血管内治疗的佳工作角度,能正确决策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及准确判断动脉瘤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广春;齐县伟;牛亚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60岁以上老年人首次发作癫痫的发病率相当高.本文对近10年间≥60岁老年人癫痫患者107例,进行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孙永峰;陈书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阿拉明预处理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时稳定循环的作用.方法 45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麻黄素12mg组(B组)和阿拉明0.4mg组(C组).胎儿娩出后,为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立即静注缩宫素20u,同时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麻黄素12mg、阿拉明0.4mg静脉注射,监测产妇循环变化情况.结果 麻黄素、阿拉明预处理后,产妇的低血压、血压下降的幅度、恶心欲吐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阿拉明组产妇心率加快程度和心慌胸闷的发生率明显小于麻黄素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时预防性地使用阿拉明,能够稳定循环,降低血压下降的程度,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同时还能稳定心率,减少心慌胸闷的发生率.
作者:金伟华;谢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1 进行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卫生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原则,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科学规范的卫生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作者:周荣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探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面部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首先在患者脂肪丰厚的部位,注射器抽取脂肪颗粒,经清洗液反复冲洗后,将脂肪颗粒分点多层注入皮下.结果 本组101例患者,69例注射1次,25例注射2次,7例注射3次.95例随访6个月~3年,1例上下睑凹陷出现局部不平整,2例隆乳患者出现硬结,2例填充部位渗血,其余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脂肪是较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用于填充矫正面部凹陷、隆乳、隆鼻、隆下颏、丰阴唇等,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万旭辉;赵启明;刘来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产后生化汤治疗晚期产后出血能缩短病程减少流血量降低清宫率.
作者:于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腹部手术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我医院就治的成人腹部手术患者1752例,按照体重指数(BMI)分组,在体重过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中比较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肺感染、尿路感染、心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肥胖组及超重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过低组高,肥胖组较正常显著升高(P<0.01).肥胖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超重及肥胖可使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应对此类人群做到术前对并发症的预防估计,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作者:王建新;尹绍侠;王建华;翟桂青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小儿胸腹联合伤临床比较少见,但一经发生,多较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也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95~2005年共收治小儿胸腹联合伤26例,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永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保守治疗的52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资料.结果 4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病情进一步加重,改用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对于一般情况良好,腹膜炎局限且腹腔内渗液不多的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聂文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6年3~5月的住院患者,通过护理措施对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和预防.结果 作者所在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在2006年调查结果显示其感染率为3%,与2001年10%的感染率相比明显降低(P<0.0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加强病房管理及监测力度,能积极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甘桂荣;郭晓玉;张新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分析,评价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6例中前路减压植骨颈椎钢板固定2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4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按照JOA评分标准[1],优3例,良2例,差1例.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后不良,施行手术的效果未得到肯定,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没有必然的联系,患者病情的转归可能和脊髓损伤的程度有关.
作者:么元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消毒液0.1%新洁尔灭酊与0.1%洗必泰对心内科男导尿管患者行会阴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吴淞中心医院心内科22例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32例男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新洁尔灭酊与0.1%洗必泰作为导尿管护理的消毒液.结果 两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按∝=0.05水准经t检验P>0.05差别无显著.新洁尔灭酊疼痛率为45.5%,洗必泰疼痛率12.5%,经χ2检验,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 二者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常规使用洗必泰消毒可有效降低疼痛率,减轻该类患者因消毒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作者:刘清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工、交、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机械的意外损伤、坠伤等日益增多,尤其是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重、变化快、误诊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病人急送我院,应该积极救护,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具体措施:
作者:王丽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间质部插管通液联合B超在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2月对本院不孕不育中心收治的258例因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插管加压疏通治疗术后,即行B超观测,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68例(26.36%),加压后双侧输卵管通畅126例(48.83%),一侧通畅34例(13.18%),双侧不通畅30例(11.63%),总通畅率88.37%.结论 宫腔镜间质部插管加压通液治疗不孕症效果非常理想,与B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世丽;王万玲;郑世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维生素A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呼吸道具有保护功能,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所以维生素A缺乏时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我院2003年9月~2004年12月对7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维生素A辅助治疗2月,随后随访2年,效果较满意.
作者:乔云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且完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门诊小手术、无痛人流、无痛检查中,笔者对228例无痛人流术临床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