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观察

麻邵(契)

关键词:米非司酮, 利凡诺, 中期妊娠, 引产
摘要:目的 观察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妊娠16~26周瘢痕子宫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8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并于12小时后再次口服50mg,同时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对照组按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宫颈成熟明显,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100%,流产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发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中药护肝片治疗喉痹100例

    虚火喉痹,即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淋巴组织及粘液腺的慢性炎症,甚则咽喉干燥灼热感,扁桃体亦有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颌下淋巴结压痛,属阴虚火旺之证.

    作者:胡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18例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病理性与非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比分析62例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56例非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结果 Ⅰ组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右心室/右束支上部居多.结论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多起源于右心室/右束支上部,提示此标准可作为儿童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的重要辅助诊断标准.

    作者:马新峰;赵利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婴幼儿肺炎并纵隔疝16例的X线及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婴幼儿肺炎并纵膈疝的X线及临床表现.方法 以肺纵膈疝超过脊柱中线的程度分为Ⅲ度.结果 16例肺纵膈疝发生在上纵膈的有11例,占68.7%.结论 肺纵膈疝X线表现有其特殊性,发生时易掩盖肺炎症状,临床症状重.

    作者:李安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者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自解小便出现轻微不适,经多饮水多排尿后自行缓解.结论 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注意操作中有关注意事项,可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林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博乐欣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博乐欣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与药物二次随机法,对120例患者分别应用博乐欣与多虑平进行双盲对照治疗四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结果 博乐欣组治疗第1周末HAMA、SAS总分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减少;观察四周,博乐欣组显效率为70.0%,有效率达90.0%,与多虑平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多虑平组.结论 博乐欣治疗焦虑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建萍;曾为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的层次观

    在世界各国医学中,我国具有特色的同时运行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套体系.其中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学术界近年来并且将是长期的激烈争论和执着探求的课题.本文就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怎样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层次问题试作肤浅的探讨:

    作者:邓大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T细胞亚群、NK细胞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T细胞亚群、NK细胞表达水平,为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早期诊疗、干预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无菌采集健康足月自然分娩1分钟Apger评分≥8分,5分钟评分10分,体重在2.8~4Kg新生儿脐静脉肝素抗凝血2ml及不同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股静脉肝素抗凝血2ml,采用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S.P法,测定其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结果 (1)三个组CD3、CD4、CD8、NKCD16、NKCD57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一组与二组、三组比较,除了二组CD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证实了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毒性对其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致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也是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易并发感染的理论基础.为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诊疗、干预及保健提供了基础免疫学依据.

    作者:邹建话;祝爱霞;江凡;张修发;麦光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不仅能使某些致命性的损伤得到缓解如脑疝、休克等,同时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孟宪影;张凤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出血合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或伴有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发热也是脑出血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2~2005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40例(均由CT检查),在治疗中合并发热患者98例,占脑出血总数40%.我科对这98例患者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方玉玲;张丽丽;郑树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临床带教实施及体会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规范专业行为的关键时期,临床护理教师则是关环节中的关键人,老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行为模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带教老师的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现将自己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11例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并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很容易误诊,本组报告11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变应性鼻炎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相关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两者的诊治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34例进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观察上消化道病变情况.并对3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进行相同检查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34例变应性鼻炎,镜下发现上消化道病变22例,占64.7%,对照组30例,发现有上消化道病变者10例,占3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与上消化道疾病有一定关系,两者之间互为促发因素,临床上对伴有胃酸过多症的消化道疾病应同时治疗鼻部疾患,以消除促发因素.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互联网使用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过度使用互联网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方法 用网络成瘾测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802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过度使用互联网218名,占27.1%;男生高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χ2=86.6,P<0.001).(2)男生的友谊满意度得分于高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家庭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得分高于男生,有显著性差异.(3)过度使用互联网组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低于对照组(129.7±25.3/150.0±28.5,t=4.27,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过度使用互联网中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较差,可能是造成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原因之一.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也要改善其家庭功能,提高生活满意度.

    作者:曾永利;赵惠仙;刘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壮元提神汤的临床应用

    元气虚弱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的证候群(综合征.相当于西医的体质性或继发性低血压.患者收缩压≤90mmHg、舒张压<80mmHg;60岁以上老人收缩压<100mmHg、舒张压<80mmHg.):诸如头昏、头疼、眩晕、晕厥、失眠、嗜睡、偏瘫、痴呆、感冒、软乏、心悸、腹胀、便秘、泄泻、隆闭、遗尿、崩漏等,且常以元气虚弱为基础,形成虚实兼挟、错综复杂的的多种病变.男女老少可患,又尤以春夏为多见.笔者通过近年的临床探索和总结,自拟壮元提神汤用以治疗以元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的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仅就元气虚弱、感冒、偏瘫、崩漏、小便失禁等代表病证的治疗小结如下:

    作者:邓大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不全150例临床观察

    药物终止早孕具有方便、免除手术痛苦、保密性强等优点,被许多育龄妇女所接受.但其主要副作用包括胚囊排除后或胎囊部分残留所致的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需行清宫术,给流产者增加了痛苦,这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药物流产后出血10~15天,B超证实有宫腔残留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产后出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产后生化汤治疗晚期产后出血能缩短病程减少流血量降低清宫率.

    作者:于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梗塞与头痛的临床关系探讨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有许多脑梗塞患者伴有头痛,本文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208例脑梗塞病人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脑梗塞伴发头痛的特点.

    作者:莫轶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40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25%.传统的治疗方[1]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物理热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实体肿瘤的治疗[2].我院采用射频消融术(以下称凝固刀)治疗子宫肌瘤40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护理体会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3~2006年对40例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及神经压迫的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陈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治愈率,缩短病程,防止因腹泻引起严重并发症.方法 采用潘生丁(双嘧达莫)与思密达(双八面体蒙脱石)联用治5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并与单一用思密达组作对比,两组经t检验.结果 两药联用组明显缩短病程,治疗组总疗程(4.61±0.22)d,对照组(6.36±0.72)d,两组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潘生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知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