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明英;龙春梅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 治疗和预后, 子宫颈癌, 乳癌肿瘤, 手术方式, 绝经前后, 患者, 护理体会, 乳腺癌, 心理, 情感, 妇女, 报告
摘要:乳癌根治术是当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乳癌肿瘤占妇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多见于40~60岁的绝经前后的妇女[1].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对其心理和情感都将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护理对于乳癌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关键性作用.观将2000~2006年所收治的128例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及应用评价

    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水解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的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几年来,临床上对此项目的检测日见重视,现将血浆D-D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简述如下.

    作者:逄淑德;兰信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胆总管下段癌术中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的手术配合

    因肿瘤局部因素不能手术切除或因全身状况不能耐受切除手术的胆总管下段癌,行内引流只能减轻黄疸所致的症状,预后差.我们在行内引流术的同时,采用术中直视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红梅;张爱云;王绍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分析96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有效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输卵管结扎手术并发症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外,应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金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术前术后访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促进

    随着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深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近几年来,我院手术室护士坚持术前、术后访视病人,使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纠纷.其实施过程如下:

    作者:郭晓华;姜祥梅;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瞻性干预对降低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首先确定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将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60例脑卒中病人设为干预组,同期在神经内二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59例脑卒中病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取前瞻性干预措施及传统方式控制医院感染.结果 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6.6%和55.9%,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10.52,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住院天数分别为(22.2±6.1)天和(26.4±9.8)天,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2.812,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侵入性操作比率分别为46.7%和86.4%,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1.1,Ρ<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33.3%和76.3%,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2.13,P<0.01).结论 前瞻性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脑卒中病人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积极主动、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琴;胡吉庆;徐建梅;刘芳;洪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OB胶粘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7例

    探讨食管胃吻合口瘘治疗的新方法,缩短患者愈合病程,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高计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跳骤停1小时复苏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出现心悸、气短1年,加重1个月于1993年2月25日入院.入院查体:T36℃、P102次/min、R18次/min、BP127.5/105mmHg(1mmHg=0.133kPa),意识差,半卧位,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S1低钝,心前区逆流及Ⅱ级收缩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Ⅰ度凹性水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流产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与芬太尼-丙泊酚靶控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 60例行人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组(B组),芬太尼间断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术中记录诱导时间(T1)、清醒时间(T2)、丙泊酚总量、镇痛的满意度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诱导时间无差异,清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而且丙泊酚的用量A组少,对A组满意度高,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满意度明显高于芬太尼-丙泊酚组,而且无不良发应.

    作者:李忠兴;陈方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临床补钾不同途径相关护理方面的探讨

    钾是体内重要的无机阳离子之一,正常人体内的含钾量约为50~55mmol/kg体重.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当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当血清钾降至2.5mmol/L以下时容易产生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软瘫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提高血钾水平会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成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颜面部烧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医院健康教育是医疗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提高健康水平,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我科2001年~2006年月11月,对80例颜面部、颈部烧伤患者及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是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明聪;林彩凤;吴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春期少女妇科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春期妇科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青春期少女妇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青春期少女性行为过早、性生活紊乱、人工流产增加导致相应的妇科病增加.结论 重视青春期性教育对减少相应妇科病迫在眉睫.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11例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死亡率占13.4%(11/82),11例患者中,极早期死亡(确诊5天内)4例,早期死亡(确诊后6至15天内死亡)7例,除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及感染外,其余9例均死于脑出血,10例合并DIC,7例死亡时周血白细胞大于50×109/L,死亡时血小板均小于25×109/L.结论 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出现高白细胞的APL易于早期死亡;并与DIC的发生和治疗措施有关,应尽早化疗及处理高白细胞综合症和积极治疗DIC.

    作者:丁现超;张琰;王升;李新刚;夏玉彬;孙伟娜;刘峥嵘;刘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化疗病人静脉的选择保护及护理37例临床体会

    目前,应用化疗药物治疗肿瘤仍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化疗药物对静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为了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必须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保护静脉.现将我病区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37例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选择、保护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岳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高脂血症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和多烯康对照组,分别每天口服非诺贝特0.4g或每天口服多烯康4.05g,连服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血查血清脂质,包括TC、TG、HDL-c,并记录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重、不良反应.结果 非诺贝特能使TC、TG明显下降,升高HDL-c.非诺贝特降TC、TG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87.8%,升高HDL-c总有效率80%.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重自身对照P>0.05,两组组间t检验P<0.05.

    作者:张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护理质量管理在儿科急诊急救中的重要性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优劣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使护理工作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理质量管理包括许多内容,如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重症护理、急诊急救、表格书写等,而急诊急救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罗秋菊;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骨代谢病,其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骨代谢主要由内分泌及骨生长因子调控,因此其治疗也多采用调节内分泌药物,如性激素等,但应用性激素均有潜在致癌的危险.

    作者:张旗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在抢救过程中,同一组复苏人员配合默契,形如一体对抢救新生儿窒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仙;雷丽香;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60例,效果好,痛苦少,早期功能锻炼并缩短疗程,无1例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朝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贴敷神厥穴治疗婴幼儿泄泻疗效观察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的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关健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西医属秋季腹泻范畴,病程长,西医常规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经临床观察用中药贴敷神厥穴,经过对30例患儿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罗志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应用愈合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愈合胶囊是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6年(于1999年获市级制剂注册编号),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观察局部肿胀消退及疼痛、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