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闫杰;刘冰;王世东

关键词:肝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痊愈出院118例,死亡2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存在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问题的处理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溶栓治疗的成败.方法 针对AMI溶栓治疗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反复多次抽血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21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8天康复出院.结论 AMI溶栓治疗中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语言与心理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是人与人交往的工具.语言对大脑皮层及交感神经系统起着高度兴奋作用,护理人员美的语言促使病人处于佳心理和生理状态,能配合医疗护理,使疾病早日恢复.

    作者:秦心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简介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本文将主要药物介绍如下:

    作者:武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的因素

    中药汤剂质量的关键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本文综合大量资料认为:中药饮片的大小厚薄、炮制方法、配伍组合、用药量与煎出液量及煎药方法均能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基层如何做好检验室工作

    检验工作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先进检验议器应用到临床.然而这些先进设备有的复杂有的须要进口,有的操作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能掌握操作技,而且这些仪器价格多昂贵,目前只限于较大的医院,有些结果值数尚来有统一标准.目前广大基层由于条件限制大都应用常用的检验仪器,它对基层确实也解决了不问题.

    作者:吕常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治疗肾脏病45例短期疗效观察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在肾脏病治疗中对血压、蛋白质、肾功能的影响,收集45例肾脏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表明经替米沙坦治疗后SBP、DBP均下降(P<0.05),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0.05),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临床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因此,替米沙坦对肾脏病治疗,尤其是肾性高血压短期效果满意.

    作者:杜忠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支持疗法伴常规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道疾病,属常见病之一.对30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者采用支持疗法伴常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利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与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无痛技术应用的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无痛技术中的镇痛效果、安全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6月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镇痛41例(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以异丙酚行人工流产镇痛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间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术后起身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呼吸循环抑制发生,有效扩张宫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用禁食、术中清醒配合.对照组均要禁食、术中深睡、有18例占45%出现无意识肢体扭动.结论 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患者无痛、不用禁食、清醒配合、宫口松弛、无呼吸循环抑制、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黎春梅;董秋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几种小儿常用退热药物的合理使用

    发热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即体温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由其它疾病引起的,退热药物的作用是使体温下降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不能根本治疗导致发热的病因,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时,必须弄清发热原因,在需要时采用退热药物降低体温,不然会影响诊断,掩盖病因,延误治疗.

    作者:修永红;赵树芳;孙朋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GSS-Ⅱ椎弓根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GSS-II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度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23例有1~3级恢复.结论 GSS-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复位固定牢靠,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主要手段.

    作者:秦文;曾月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单一脐动脉脐带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孕1,产0,现孕27周,初次来我院做产前超声检查.仪器:日本产ALOKA-4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约58mm,脊柱排列整齐,股骨径长约36mm,腹围约172mm,符合22周+3天妊娠,胎儿心率约158次/分,胎盘位于宫底壁,成熟度I级,羊水量约60mm,胎儿肝、双肾、胃泡、膀胱及肠管均见显示.胎儿发育明显小于孕周,经超声反复扫查:见脐带显示为两条血管,一条为脐动脉,另一条较宽者为脐静脉.

    作者:康金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目的 通过临床对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评价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现状及进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90例患儿的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知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本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病人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千差万别,合理的健康教育对保证手术病人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期妊娠瘢痕子宫破裂致孕产妇死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0岁,农民,因停经24周,下腹隐痛10天,突然加重4小时,昏迷2小时于2006年7月20日7时50分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2月2日,三年前因过期妊娠在外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及术后一切正常,此次停经无明显早孕反应,4个半月自觉腹动,孕早期做过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10天前无诱因出现下腹疼痛,可忍受,于当地乡卫生院行保胎治疗(用药及剂量不详),腹痛无明显好转,4小时前突然腹部剧痛未积极就诊,2小时后出现昏迷,家属拨打120急救,方才入院.

    作者:姜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指导

    脑梗塞急性期过后,常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为使患者大程度的恢复功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70例脑梗塞患者分组进行早期康复指导,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张艳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宫血宁胶囊对减少药流后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用于药流后给予宫血宁胶囊2粒3/日口服7天,对照组给予益母草膏10ml 3次/日口服7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宫血宁胶囊能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两组间有显著差异,但在孕囊直径<20mm时两组在子宫出血量及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血宁胶囊能减少药流后子宫出血量及缩短子宫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11例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死亡率占13.4%(11/82),11例患者中,极早期死亡(确诊5天内)4例,早期死亡(确诊后6至15天内死亡)7例,除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及感染外,其余9例均死于脑出血,10例合并DIC,7例死亡时周血白细胞大于50×109/L,死亡时血小板均小于25×109/L.结论 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出现高白细胞的APL易于早期死亡;并与DIC的发生和治疗措施有关,应尽早化疗及处理高白细胞综合症和积极治疗DIC.

    作者:丁现超;张琰;王升;李新刚;夏玉彬;孙伟娜;刘峥嵘;刘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病案信息利用与病案质量管理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及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运用科学的微机化管理方法管理病案信息,并在病案统计室设立局域网进行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使病案信息管理脱离纯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病案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为医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曾秀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37例NAF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生活干预,同时口服水飞蓟素(77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UDCA(100mg Tid),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结果 治疗组ALT、AST、TC、TG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3%,对照组为60.6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UDCA可有效用于NAFLD的短期治疗.

    作者:孙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40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0例子宫肌瘤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依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类型及合并卵巢肿瘤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

    作者:杜巧宁;刘继林;李旺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