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舱双管吸氧的护理体会

谌小云

关键词:气管切开, 双管吸氧, 护理
摘要:气管切开的病人在空气加压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管吸氧的方法,积极进行进舱前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舱内升压过程、稳压吸氧过程、减压过程的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感染和控制舱内氧浓度过高,而且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安全发药的管理

    安全发药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用药得当治病,用药不当致命,药房工作人员的好坏不但影响医疗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某些患者文化程度较低,药物知识贫乏,故药房人员不仅要求把合格的药品正确无误地发送到病人手里,还要认真详细地向病人交代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尤其是门诊病人更是必要.还要当好医生的参谋,服务到病房、到病床,只有患者严格依从医嘱,在正确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应用正确剂量的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有关问题及管理谈一浅见.

    作者:夏中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护患纠纷与护士的自我保护

    病人就医标志着医院与病人建立了合作关系,彼此已具有了权利和义务.病人是市场消费的特殊群体,在接受医疗过程中,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多、关系密切,病人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卫生宣教及治疗性措施都需要护士来完成.

    作者:肖丽英;杨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精神科患者住院药物治疗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黎族精神病患者住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277例黎族精神病患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前5位的依次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奎硫平;单一用药168例(60.5%),联合使用二种者99例(36.3%),氯氮平+舒必利30例(13.2%),氯氮平+氯丙嗪14例(6.5%),苯海索使用66例(24.6%).结论 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仍以传统为主,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逐渐得到应用.

    作者:王闻;符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股疝18例体会

    1 临床资料18例均为女性,年龄35~70岁,平均48岁.均为可复性疝.修补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产品(perfix),一套锥型疝环充填物.它是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

    作者:贾兴明;何树群;王文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脑积水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68岁,退休干部.于2002年9月13日以头痛、呕吐4天就诊,查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表现不明显而又行脑脊液检查见均匀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以止血芳酸、甘露醇、尼莫地平等治疗25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出院.出院时叮嘱患者及家人,一周后去上级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决定是否手术.

    作者:王全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精神病人自杀死亡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9年中宝山地区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状况.方法 通过宝山区精防办1997~2005年所有自杀登记在册的115例自杀死亡精神病人进行资料整理.自编《精神病人自杀死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自杀方式、自杀原因、疾病诊断等,输入计算机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宝山区9年精神病人年平均自杀率为1.93‰.男性62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42.3±10.5)岁(19~52岁).平均病程(12.1±4.3)年(2~25年);农村自杀率(4.1%)显著高于城市(1.0%);监护差占54.9%,其次为一般占36.6%;拒绝服药占70.7%;自杀方式以服农药为多,占46.1%,其次为自缢占27%,13例为服精神病药物;自杀原因以家庭纠纷为多,占56.5%,其次为久病厌世,占24.3%,8例为发病状态;精神分裂症为多,占43.4%,其次为抑郁症,占9.6%.结论 精神病人是自杀高危人群.精神科医师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诊治及精神卫生的社区服务,家属应加强监护力度,监督患者坚持服药,提高家庭的和睦度,切实降低精神病人自杀率.

    作者:朱宏伟;施永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支原体感染干扰红细胞计数1例报告

    我们在工作中用Sysmex2100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发现一例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红细胞计数大幅假性降低的病例.本病例肺炎支原体IgM和冷凝集滴度异常强阳性,为引起检验人员注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卫;曹波;戈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7例报告

    我院1995至2006年收治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7例,经带蒂骨皮质剥离、植骨和坚强内固定治疗而愈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发作30例,积极寻找病因,包括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房颤)、颈椎病(对椎动脉压迫),血液检查有无疑血功能纤溶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充分评估其脑卒中发生的危险程度.结果发观低分子肝素钙对TIA疗效是肯定的,针对寻致TIA发作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理、生理环节进行干预有抑制血栓形成,防止形成完全性卒中的作用.

    作者:郭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拔牙38例临床分析

    心血管病的患者拔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是因拔牙过程中的精神紧张,手术刺激及疼痛的影响,随时可能发生心血管病的意外,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口腔医师在熟练掌握口腔技术操作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心内科、心电图、心血管病急症处理及心血管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电心压的监护,必要时配合内科医师完成手术过程,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马明谦;宁鸿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例霍乱患者的救治及防治体会

    我院于2006年9月5日收治了1例O139型霍乱患者,由于诊断治疗、隔离、预防及时,经过9天的治疗,已治愈出院,未引起流行和爆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泽文;胡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术室病人术前访视的必要性

    手术是外科系统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也常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创伤.精神压力,主要是来自麻醉、手术、有关常识的缺乏或更深的了解所引起的担心、焦虑、恐惧、抑郁.必要的术前访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韩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纳洛酮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

    我院急诊科自2004年~2006年应用纳洛酮抢救急危重病人,经临床使用证明此药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且对非阿片类药物(酒精、安定)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也有促醒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生;何孟博;高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舱双管吸氧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的病人在空气加压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管吸氧的方法,积极进行进舱前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舱内升压过程、稳压吸氧过程、减压过程的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感染和控制舱内氧浓度过高,而且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

    作者:谌小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体会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由卵巢功能失调而非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正常阴道出血.分为排卵性和非排卵性两个类型,传统医学称之为崩漏.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尽的为漏.崩与漏可相互转化.

    作者:富春英;陈晶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烧伤后期瘢痕手术的护理

    烧伤患者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往往有瘢痕的增生,过程中患者出现疼痛、瘙痒、表皮破溃,经常形成小创面经久不愈,后期由于瘢痕挛缩产生畸形影响了患者局部的功能和形态,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多数患者需整形治疗以改善功能和形态,对此类患者,护士要认真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

    作者:陆菊花;郭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直肠癌疗效好

    直肠癌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一日数次或数十次,有大便变细、排不尽感觉,兼有易蹲难立的表现.我国中医早有描述属于肛疮、脏毒范围.西医主要采取消炎输液、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手术费用大、痛苦多、易有并发症,姑息术有造瘘粪袋,臭味大、易感染,病人难受异常.放化疗副作用大,对造血和免疫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术后还有转移复发等并发症.笔者采用中医中药内服、外用脘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刺内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针刺内关对急性腰扭伤,有很好治疗作用.

    作者:安向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衣原体性宫颈炎40例

    沙眼衣原体(CT)作为非淋球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性传播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国外报道,近年来衣原体较淋病双球菌致急性子宫颈炎者更为常见.我们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应用上海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配伍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孚舒达栓(及卫生垫)治疗沙眼衣原体(CT)性子宫颈炎40例.报道如下.

    作者:葛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中的应用

    对于急诊复苏、严重休克、长期应用某些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有外周静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科自2004年4月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对危重患者实施救治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中22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总结如下.

    作者:李景海;杜清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