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积平;粱安兰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身心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日前,随着人口增加和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外伤致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高位截瘫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挽救患者生命,保存其功能,使其尽可能康复,是护理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屠海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我们常注重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的建立,而忽视缺血缺氧后机体代谢能量的损耗和缺失,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而致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在复苏早期即给予能量供给,从而减轻各种器官损害程度,为后期器官功能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吕新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母乳喂养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和改变家属和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和错误的观念,促进了母乳喂养率提高.
作者:郑芳;李长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冠心病病人心理反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尉红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中心于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聚肌胞联合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加季德胜蛇药片外搽治疗带状疱疹4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旭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死亡率较高,一部分留有后遗症.对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应在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否则将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造成智力、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下面浅谈一下我科2006至2008年30例乙脑患者的康复治疗护理体会.
作者:李变丽;陈珊珊;张伊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损伤轻、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国内外已逐渐代替妇科的大部分剖腹手术[1].其成功开展及完成与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已逐渐成为病人优先选择的术式.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由于社会等因素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母乳喂养中相关问题引起重视,为使母乳喂养率提高,笔者总结了剖宫术后母乳喂养困难因素,从心理、体位、宣教等方面以责任制护理形式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给予相关护理干预,保证了母乳喂养质量.
作者:许梅;李长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骨折患者在早期、中期、后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各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有所侧重.根据以往骨科临床诊治经验,骨折的整个中药治疗过程可以归纳总结为四步八法,即寒、凉、温、补四步和与其相对应的凉血止血法、芳香开窍法、活血祛瘀法、软坚散结法、续筋接骨法、温经通络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八法.
作者:龙初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自1998年1月~2007年3月共收治后颅窝肿瘤3l例,占同期颅内肿瘤的26.7%.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金练;胡伟鑫;陈建才;陈龙钦;吴文彬;沈清芳;谢泽锋;翁挠南;陈文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把接受康复治疗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依据受伤后的心理特点、心理测量结果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或焦虑期、对抗独立期、适应期5个心理阶段,依次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 36例(85%)的患者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心理阶段,主动及被动性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比较理想.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心理适应性,改善心理认知、增强治疗的主动性,对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舒;李静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它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受压的神经元尽可能恢复,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牛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带状疱诊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症状为主.
作者:梁园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引起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我国近年来由于主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眼底病变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其发病率已达51.3%[1],由于其严重危害视力,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一次性患者自控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外科患者的欢迎.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PCA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
作者:梅林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病变与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hilips超凡和GE-vivid3 PR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006年6月~2008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269名病人.分为非狭窄组(A组):颈动脉检测无管腔狭窄;狭窄组(B组):确定为狭窄<50%或(50~69)%.由1名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科主治医师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检,记录与颈动脉狭窄可能相关的8个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后退法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个危险因素比较,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脂血症、饮酒在B组中较A组病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bA1c、高脂血症是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脂血症、HbA1c是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瑞卿;王力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去除热源、微生物及有害离子的关键,任何残留在医疗器械上的有机物都会阻碍消毒灭菌因子的穿透,从而影响灭菌质量.清洗是医疗器械灭菌前处理的必要过程,更是确保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辉;丛日丽;温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观察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泽萍;李云阁;李立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增加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提供用药指导.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工作,寻找药物佳给药时间.结果 药物具有佳给药时间.结论 择时给药能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志强;牛国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AMI.笔者报道我们于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以来所进行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8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佳的疗效.
作者:朱玉花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