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正骨四步八法

龙初建

关键词:中药, 正骨, 四步, 软坚散结法, 凉血止血法, 活血祛瘀法, 芳香开窍法, 补益气血法, 补益肝肾法, 治疗过程, 诊治经验, 有所侧重, 临床表现, 骨折患者, 骨科临床, 八法, 通络法, 总结, 问题, 温经
摘要:骨折患者在早期、中期、后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各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有所侧重.根据以往骨科临床诊治经验,骨折的整个中药治疗过程可以归纳总结为四步八法,即寒、凉、温、补四步和与其相对应的凉血止血法、芳香开窍法、活血祛瘀法、软坚散结法、续筋接骨法、温经通络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八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与相关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糖尿病控制率低,且该病并发症的致残率、病死率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大量的实践证明,糖尿病的治疗仅仅靠药物是不行的.医务人员适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检测等的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控制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付桂莲;余桂珍;廖敏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长期血透病人死亡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慢性维持性血透病人越来越多.据文献报道[2,4],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病例中约50%以上死于心脑血管性疾病,它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和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成正相关.

    作者:施莲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其临床特点,很有意义.笔者对本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30例7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临床依据,以防误诊、漏诊,指导防治.

    作者:苗淑芳;赵瑞亭;李美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附6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特征,提高对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60例经手术穿刺癌栓等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周围组织改变及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具有空泡征2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例,空洞1例,钙化1例,具有深、浅分叶征51例,短细毛刺征和棘突征47例,具有血管集束征36例,胸膜凹陷征53例,癌肿胸膜侧阻塞改变6例,3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癌体均有强化,强化幅度超过40Hu.结论 CT特别是靶区HRCT扫描及靶区增强CT扫描可以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书奎;于皓;李东宁;王长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配合体会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损伤轻、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国内外已逐渐代替妇科的大部分剖腹手术[1].其成功开展及完成与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已逐渐成为病人优先选择的术式.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盆位肾尿外渗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于2004年5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处理,术中见腹腔少量渗出液,阑尾正常,后腹膜水肿,切开后腹膜见右侧输尿管扩张,有尿液渗出,考虑右输尿管积水而做造瘘术.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6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随着肾脏病科的发展以及肾活检技术的应用,许多急性肾衰竭的病人得到了积极的诊断及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及早诊断对阻断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肾衰竭病人16例,本文就其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

    作者:闫小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与思考

    手术室是外科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配合的好坏取决于护理人员对基本技术、组织解剖及手术步骤的掌握程度.笔者结合我院手术室护理现状提出:县级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手术室护士素质培养和提高;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

    作者:杜友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早期应用抗生素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体会

    目的 分析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联合腹腔镜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盆腔炎患者的症状及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检查术,5例因盆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31例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清除脓肿,27例行输卵管伞端造口术,卵巢通液检查术.9例因卵管炎性损害严重而切除患侧输卵管.结论 盆腔炎症状常不典型,若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早期有效地抗菌素联合腹腔镜治疗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仇红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在体检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慢性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这类疾病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吸烟、高脂饮食、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等引起,以慢性病预防控制为切入点,转变健康服务模式,减少疾病发生,成为目前健康体检工作的首要任务[1],我院体检中心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对体检者加强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赵月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肾盂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报告)

    目的 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盂癌临床资料,并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均行肾、全长输尿管及膀胱部分袖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17例,鳞癌5例,腺癌1例.获得随访22例,生存6个月~1年2例;1~3年5例;3~5年7例;5年及5年以上8例.平均生存时间4-3年.结论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肾盂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林川;王建琼;邓若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手外伤易至掌、指骨骨折,骨周围的结构复杂、功能精细,如何做好骨折复位内固定及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治疗不当易发生畸形愈合、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可早期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手功能.

    作者:胡安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对5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心包深部牵引线、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行不停跳搭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结论 护士了解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吕文萍;仇成华;朱阿君;蔡艳平;刘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

    角膜屈光手术种类繁多,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前沿课题.本文就其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作者:田一妮;瘳新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颈髓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32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防止并发症,促进康复,使他们成为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方法 对本组32例患者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2例中除一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外,余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只要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就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丽;杨聪红;王喜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单穗型钙离子传感器在遗传过程检测中的应用

    钙是人类和动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人体内含量多的金属元素.

    作者:蒋文浩;刘文君;廖新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

    目的 加强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病室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引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对病室的空气、医疗护理操作、用具及医护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才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监测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熊晓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浅谈市场经济环境下弘扬和发展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白求恩精神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白求恩为了拯救病人,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了贫穷、战乱的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者:刘宏;袁佩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特殊类型,咳嗽变异型哮喘常缺乏典型哮喘所具有的发作性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作者:邢美玲;杜淑珍;温瑞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女性外阴及肛周巨大尖锐湿疣治疗及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生于男女两性阴肛部位的巨大尖锐湿疣,这些患者疣体生长过度,成为巨大型,此型与HPV6型有关,临床外观颇似鳞状细胞癌,故也称癌样尖锐湿疣,其组织学为良性病变,但少数可恶变,一般手术治疗[1].

    作者:郭洪飞;严旭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