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结合T型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

孙金占;蔡长马;张玉昌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跟骨结节牵引, 闭合复位
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减少创伤,降低踝关节粘连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24例严重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本组:24例病例,按AO/ASIF原则分类,胫腓骨远端骨折均为C2型,C3型,采用跟骨结节牵引及T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24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2.9个月,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 跟骨结节牵引配合闭合复位T型外固架固定,减少了创伤,简化了手术方式,避免了踝关节僵硬,是治疗踝关节严重骨折的有效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后,导致冠状动脉某一支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续的缺血缺氧,致使局部坏死,病死率较高.

    作者:刘春兰;郝瑞芬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生儿梅毒致高胆红素血症21例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机理及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住院的21例新生儿梅毒患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21例梅毒患婴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以早产儿居首位占71.4%、足月小样儿占19%、足月儿占9.5%;②母孕期未经驱梅毒治疗的梅毒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结论 ①梅毒螺旋体可致胆汁淤积引起新生儿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②用青霉素驱梅毒、中药消炎利胆、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是治疗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③对孕妇早期驱梅毒治疗可减少新生儿梅毒患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陈秀良;王雪芳;陈斌斌;叶志雄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出院后2~3周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干预.结果 试验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文敏;邹卫兵;黎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二期梅毒误诊为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地方人员,双下肢及躯干出疹伴瘙痒半个月,加重伴出疹部位脱屑半个月.患者于2007年4月出现双下肢及躯干对称性微小红色斑疹,痒.

    作者:方继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宫腔镜下绝经后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

    探讨宫腔镜下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对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可能嵌顿妇女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器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护理观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极少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神经损伤等.

    作者:黄瑾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分流挂线治疗65例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一次性分流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可行性.方法 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51例,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10例,脓肿切开挂线术4例.结果 较传统手术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治愈率高、无复发、无肛管狭窄及肛门畸形.结论 一次行分流挂线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门诊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科门诊的30%左右.若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作者:何荣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颅脑损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外科颅脑损伤病人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脑外科送检的各类标本,按常规方法 培养分离后,经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鉴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采用WHONET5.3软件对它们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①2005~2007年脑外科送检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9%、19.1%和23.6%,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的分离率达18.8%,居分离菌的首位.②7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呼吸道感染标本多,占53.8%(42株),创口分泌物次之,占23.1%(18株).③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但对比早期研究的耐药性已经有所上升,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④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则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我院脑外科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并逐年增加,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与院感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振光;张瑞君;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牵引结合T型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减少创伤,降低踝关节粘连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24例严重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本组:24例病例,按AO/ASIF原则分类,胫腓骨远端骨折均为C2型,C3型,采用跟骨结节牵引及T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24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2.9个月,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 跟骨结节牵引配合闭合复位T型外固架固定,减少了创伤,简化了手术方式,避免了踝关节僵硬,是治疗踝关节严重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金占;蔡长马;张玉昌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老年及老年病相关知识

    1 老年医学的定义及其内容老年医学的外文名称为gehiathies.按其希腊文的原意为gehas老年加iatheia治疗.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甲硝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甲硝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我院临床情况,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甲硝唑的剂型多,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妇科、消化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厌氧菌感染,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和变态反应等.结论 应合理使用甲硝唑制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玉兰;许爱珍;李春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中的沟通

    沟通是指遵循一系列的共同规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提供有效护理奠定基础;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必要依据;提供患者健康知识和相关信息,以减轻其痛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创造佳的身心状态;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永真;李英婷;孟庆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哮喘夜间发作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动或经治疗而缓解.患者常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哮喘,因此夜间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肖晓燕;何翠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瑞芬太尼泵注对神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通过比较在异氟醚麻醉下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泵注对神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佳瑞芬太尼泵注速度.方法 将45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诱导成功后立即泵注瑞芬太尼;A组0.1μg/(kg·min),B组0.2μg/(kg·min),C组0.3μg/(kg·min),术中维持1%异氟醚吸入浓度不变.记录各时段MAP和HR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控制的整体评价指标.结果 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控制较A组和C组更平稳.B组追加和停输瑞芬太尼的病例百分数(20%和24%)介于A组(69%和8%)和C组(12%和85%)之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异氟醚麻醉下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建议泵注瑞芬太尼的佳速度为0.2μg/(kg·min),其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唐晓奇;黄雪媚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方法 对53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同时作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对合并神经压迫症状者选择性椎管减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是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徐永东;张新武;詹欢腾;黎细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骨盆骨折因其解剖结构复杂而呈多样性,且骨折常为粉碎性,X线片检查比较局限[1],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多方位显示骨折特征.

    作者:刘廷刚;王建平;赵吉平;张长生;解廷富;秦丽;王和平;孟庆国;徐建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胃镜检查同时测定胃液pH值的临床价值

    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电子胃镜检查的同时测定胃液pH值以了解胃液的酸碱度和临床的应用价值,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邹国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 筛选出2007年共50d处方,按药物类别分别统计,分析疾病走势,并着重于抗菌药物的统计,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疾病走势为心脑血管病首当其冲,其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者:郎丽凤;祁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士如何应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

    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护士每天与患者接触交流,因此护患关系是否融洽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而且也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马伶俐;杨尚艳;苏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评述.方法 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8月共用此方法治疗2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低、残疾率低.结论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作者:严大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