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林玉英;吴成梅;庄雪珍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患者, 救护, 急危重症, 病情, 成功率, 综合, 死亡, 抢救, 救治, 分析
摘要: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类常见的急危重症综合征,其病情凶险、变化快、病情复杂,抢救稍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力,极易导致死亡.为此,必须争分夺秒做到全面细致、周到的救护,对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对我科2006年9月~2007年12月54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护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佳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 24例患者痊愈出院20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雪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长的管理修养

    管理本身就是对共同性质的劳动加以组织指挥,统一协调,以便有效地完成统一目标的任务.管理渗透在各种专业,其中护理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目标是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在从事ICU护士长十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于晓华;刘廷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提升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的认知和行为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针刺伤防护认知和行为,探讨提升临床护士正确处理职业暴露执行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全院304名临床护士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针刺伤防护的认知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大多数护士对针刺伤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源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刺伤后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仅有18.3%.结论 护士对针刺伤损害防护认知和行为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关心重视有关,医院应加深护士对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的依从性,提高执行率.

    作者:罗远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每日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劝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每日1次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首次透析治疗时间2h,第2次透析治疗时间3h,以后每次透析治疗时间4h,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作疗效评定.结果 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7例痊愈,2例好转,1例因病情较重转院.治愈率70%,总有效率90%.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下降均非常显著(P<0.001),随访3个月至1年,痊愈8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间歇性血液透析是成功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新明;贺应琼;刘泽秀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1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原发疾病是:肠粘连96例,肿瘤63例,肠扭转2例,肠憩室2例,嵌顿疝2例,肠套叠1例.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体征、腹部立位片、B超或(和)CT等检查.166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无1例因手术死亡.结论 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贤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分析、总结4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霞;刘伟;李悦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老年人阑尾炎诊治体会

    我院外科从2006年1~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施行手术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终止早孕提高安全流产率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米非)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早孕,使胚胎停育效果确凿,但单纯服用,服药对象往往因服药后宫腔内容物不能快速完全排出,引起出血量多、时间延长而被行清官术,完全流产率仅为66%,临床上曾用于服米索同时,用缩宫素针肌注,但效果欠佳,完全流产率为68%.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以人为本是医院又快又好发展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院是一个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特殊行业,服务对象是病人.医院发展的关键靠人才.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是实现医院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

    作者:肖延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SDS抑郁量表对12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调查有关节畸形及无关节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患病率.结果 50.4%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调查有关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抑郁症患病率71.1%,无关节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抑郁症患病率41%,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抑郁症的常见原因主要为担心残疾或残疾,无法根治、经济负担、药物的副作用.结论 要关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特别是要关注有关节畸形的患者的心理现状并积极治疗,会增强患者治疗RA的信心和依从性,也更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

    作者:库尔班江;路庆丽;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降低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 重新抽静脉血分别用EDTA K2和EDTA K2·NaF抗凝,1h后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2次仪器检测值与人工显微镜计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PTCP与IVBC两组中,比较第一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以及第一次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然而,比较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PF与SPF两组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值与人工计数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测定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抽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EDTA依赖性凝集患者需用EDTA K2·NaF抗凝血检测;有大、小血小板干扰检测时,须手工计数,加强血片复检.

    作者:孙彦平;赵红艳;付振艳;白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干性湿疹52例临床分析

    干性湿疹又称冬季瘙痒症,在老年人中较多见,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现将我科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宫缩乏力常见,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首选药物治疗,非创伤性治疗,必要时果断行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近年来,产后出血的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现就目前产后出血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惠英;唐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纳洛酮组30例.两组均采用HIE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纳洛酮,量为0.05~0.1mg/kg,加10%葡萄糖1ml,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加10%葡萄糖30~50ml静滴,持续4~6h,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泌尿系统结石X线平片分析

    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多见.因90%以上结石含钙盐成分,故平片对尿路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共收集87例泌尿系结石病例,其中79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具体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唐育红;阿依古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长的管理素质

    医院生存与发展以质量为前提,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长是病区的管理者,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吕云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加强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互联、资源共享为医学界实现现代化健康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健康教育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医学的补充.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网络建立,用以上技术进行健康教育也将成为适用型方式.这将需要我们从事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把健康知识、防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定时、不定时进行整理,通过以上途径、技术或面对面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武颖;刘晶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有创的检查手段,对护理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10月对86例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经过精心的观察与护理,保证了肾穿刺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1例尿毒症患者合并肠套叠的护理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为肠套叠.以小儿发病多见.本院自2003年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以来,共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08例,其中1例合并肠套叠,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泽秀;刘泽斌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护士是直接、频繁接触患者的人,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士与患者关系融洽与否,也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陈美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