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颖;刘晶惠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中毒疾病,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引起的发生在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神经病变之间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故发生后应及时行有效的机械通气,而气管湿化和温化、吸痰、预防感染等护理工作对是否抢救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拜阿司匹林、ACEI及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通心络胶囊治疗,6个月后观察心衰症状、体征变化,记录血压、心率及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以及Tei指数,行动态心电图判定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LVEDD[(60.4±7.5)mm比(65.6±6.3)mm]、LVESD[(48.5±7.3)mm比(54.2±8.2)mm]、Tei指数(0.52±0.26比0.68±0.21)显著下降(P<0.05),LVEF[(44.2±12.6)%比(34.4±11.6)%]、CO[(4.44±1.56)mm比(3.76±1.68)L/min]显著升高(P<0.05).心律失常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律失常,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和惠云;吴丽珍;徐青;王胜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产妇精神因素对第二产程的影响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无剖宫产指征产妇进行一比一观察产妇进入产程后的情绪、体力变化.结果 由于产妇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差异,使一部分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出现宫缩乏力、体力衰竭影响第二产程进展,通过给予心理指导、输液治疗,90%的产妇都能度过难关,避免了手术的痛苦.结论 精神因素在第二产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二产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及治疗,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个有效手段.
作者:张彦文;王庆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总结分析我院收治30例子宫肉瘤临床护理资料及体会,主要包括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手术前后护理.
作者:伍允娆;吴冬冰;陈必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段增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多.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学习一些相关的防范医疗纠纷的知识,做好各项工作,以减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护理.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全麻应用于无痛性腔镜诊疗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ASAⅠ~Ⅱ级行全麻无痛性胃、结肠镜检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药物及检查的主要副反应.结果 胃肠镜麻醉及检查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由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共同完成全麻无痛性腔镜是安全、快速有效、人道的,它消除了常规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检查和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徐凯;张敏;郭威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肝癌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占肝癌死因的10%[1]左右,如破裂局限于包膜下,仅有疼痛、压痛,小破裂出血至游离腹腔可出现类似胆囊炎、阑尾炎的症状,较大破裂出血不易自止,可表现内出血休克,可短期内死亡,另外多数病人年高体弱,病史不明确、体征不典型,易致误诊误治.2001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肝癌破裂出血误诊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贵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病房药房则是药剂科工作的中心.调剂工作的质量直接反映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素质,影响医院治疗水平.调剂工作要想取得在医院和社会上应有的地位,就必须努力提高调剂工作的质量.而微机化管理是提高调剂工作的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好多医院都采用了微机化管理,有的只是局部微机化管理,有的全院联网,功能比较齐全,表现了突出的优势.
作者:刘美虹;赵志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1)基础训练:对摄食-吞咽障碍的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了其协调能力;(2)摄食训练: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有效地防止了误咽.结果 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丽萍;姚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近几年来,三氧(O3)疗法成为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的治疗方法,因其无化学合成药物,无毒副作用而倍受推崇.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用三氧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症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低分子肝素钙(LWHC)治疗儿童顽固性紫癜性肾炎(RHSPN)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MMF联合LWHC治疗(MMF+LWHC组,n=30),另一组采用CTX间断静脉冲击联合肝素钙(HC)治疗(CTX+HC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后口服泼尼松,MMF剂量20mg·kg-1·d-1,分2次口服,足量服用半年后减为15mg·kg-1·d-1,总疗程12个月,LWHC剂量1.0~2.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10d为一疗程;CTX剂量为10mg·kg-1·d-1,每半月静脉滴注2次,2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总量≤150mg/kg,HC剂量1.0~2.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10d为一疗程;通过观察尿蛋白量、尿RBC、血肌酐(SCR)的变化,比较两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疗效:①完全缓解率MMF+LWHC组(56.67%)显著高于CTX+HC组(36.67%)(P<0.01),总缓解率MMF+LWHC组(93.33%)高于CTX+HC组(73.33%)(P<0.05).MMF+LWHC组尿蛋白、尿红细胞数明显下降,与CTX+HC组相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副作用:副反应发生率MMF+LWHC组(10.0%)显著低于CTX+HC组(50.0%)(P<0.01).③复发:复发率MMF+LWHC组(6.67%)显著低于CTX+HC组(26.67%)(P<0.01).结论 与CTX静脉冲击联合HC治疗相比较,MMF联合LWHC治疗RHSPN缓解率高,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和血尿,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RHSPN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康;沈彦波;徐崇松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多见.因90%以上结石含钙盐成分,故平片对尿路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共收集87例泌尿系结石病例,其中79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具体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唐育红;阿依古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总结672例全麻下行鼻内镜的配合、观察及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在全面实施手术的配合护理下,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必须熟练配合医生,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做好各期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张燕;张国计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绝经后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50%的61岁以上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生活质量,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周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声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引进及其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致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人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
作者:赵郁晖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通过对两起儿童集体癔症共46例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暗示治疗效果的分析,提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文化素质较低、生活环境的不和谐因素,禁锢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界因素对该病的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安慰性药物治疗,合理的心理暗示和正确的解释工作.有效地消除暗示影响,揭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姚超;余启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情一般较轻,但也有重症表现者.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6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注射液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分为加用多巴胺注射液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7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加用多巴胺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朱晓莺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南丁格尔这样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进行艺术创作需要全身心的付出、精心准备.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必须说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他们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和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需求,对身体健康及医疗护理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今的护理模式发生变化.由原来执行医嘱,治疗疾病,转变为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提出了人性化护理,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在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彩霞;包荣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有效分析颈部淋巴结的CT与MR的各种检查方法,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4月间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明确诊断患者300名,对所检查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数据做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CT的检查中,转移性淋巴结中等度均匀性强化占70%以上,有中心坏死的淋巴结占有的比例虽然少,但具有很高的影象特异性.在MR检查中,组织间的分辨率高,提高淋巴结的检出比例,尤其对可疑淋巴结ADC的值测定,转移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09±0.11)×10-3mm2/s左右;在MR波谱分析中,肿大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的代谢产物,胆碱和肌酸的数值明显增高.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致颈部早期淋巴结转移非常多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的CT与MR的影像诊断,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对有效地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非常重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占友;陈国财;安粤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