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陈霞

关键词:高血压病, 社区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巩固已出院的高血压患者强化社区康复护理方面的社区经验.方法 采取帮助病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等调整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制定治疗措施,定期监测血压、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擅自调配药量,提供心理护理、指导生活方式及安全用药和科学锻炼.结果 经调查,凡接受2个月以上社区护理的26例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 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呈现车祸图片对车祸病人心境状态的影响

    目的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呈现车祸图片对车祸病人心境状态的影响,为今后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组病人60名,手术后对照组60名和健康人对照组70名,以车祸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所有被试于观看车祸图片后测量血压、脉搏,即刻测评简明心境状态量表,所得变量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用配对t检验观察,车祸图片刺激前后,实验组病人紧张分值升高[(3.7±3.1)/(7.4±3.6),t=-11.454,P<0.001]、生气分值升高[(2.0±1.9)/(2.7±2.9),t=-5.69,P<0.001]、疲劳分值升高[(3.3±2.7)/(3.5±2.9),t=-3.256,P<0.01]、抑郁分值升高[(3.6±2.5)/(4.1±2.8),t=-4.6,P<0.001]、活动分值降低[(-7.7±4.1)/(-6.9±4.3),t=4.647,P<0.001].两个对照组被试仅紧张分值升高(P<0.001).②用t检验,与手术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紧张分值升高[(7.4±3.6)/(4.6±3.4),t=4.389,P<0.001]、生气分值升高[(2.7±2.4)/(1.9±1.8),t=2.089,P<0.05].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紧张分值升高[(7.4±3.6)/(4.7±2.3),t=5.172,P<0.001]、生气分值升高[(2.7±2.4)/(1.9±1.8),t=2.419,P<0.05]、抑郁分值升高[(4.1±2.8)/(3.3±1.2),t=2.156,P<0.05].结论 呈现车祸图片影响车祸病人的即刻心境状态.

    作者:赵金兰;陈正明;林章旺;陈素文;余美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新斯的明配伍氯丙嗪与654-2治疗呃逆疗效对比

    报告设新斯的明、氯丙嗪治疗组42例,并设立对照组,在呃逆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治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00%,治愈率7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作者:陈升宏;徐衍斌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中药酊剂治疗体表疮疡26例

    近几年,根据体表疮疡的特点,我们采用中药酊剂治疗26例体表疮疡患者,初步显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菊;代丽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临床体会

    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是目前国内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手术者在直视下操作,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和各种不同的时间段都可进行手术,如正常分娩后、产褥期、哺乳期、人流术后、中期引产术后及非孕期均可施行.笔者18年间,历经腹式输卵管绝育术的抽芯近端包埋法、输卵管硅胶栓放置术、输卵管银夹术、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等术式以及腹部纵切、横切口等方法,据笔者多年的的施术经验和体会,腹式输卵管绝育术虽然手术简单、成功率高,但若术前咨询体检不细致、手术过程操作不规范、术后交代不具体、术后访视不到位等,往往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作者:刘彬;孙天林;贾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颌面部外伤的抢救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由于车祸、爆炸伤、灼伤、高空坠落、肿瘤占位性病变等手术易引起损伤,伤情重,出血量大,给个人身心健康、外貌形象、经济都造成严重损害,且并发症较多,若不及时给予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肝癌破裂出血5例误诊原因分析

    肝癌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占肝癌死因的10%[1]左右,如破裂局限于包膜下,仅有疼痛、压痛,小破裂出血至游离腹腔可出现类似胆囊炎、阑尾炎的症状,较大破裂出血不易自止,可表现内出血休克,可短期内死亡,另外多数病人年高体弱,病史不明确、体征不典型,易致误诊误治.2001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肝癌破裂出血误诊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贵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析医院制剂GPP认证后药检室的管理

    医院制剂质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1].药检室是医院内制剂产品的终检验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制剂质量与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我院制剂室通过GPP认证后药检室工作的体会,探讨在医院制剂GPP认证后药检室的管理,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惠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直方图的庆用及分析

    在进行白细胞根据大小分配在不同计算机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反之从图形的变化可以估计被测血液中的细胞群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细胞图并无特异性,比如中间细胞可包括大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作者:任志琴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细菌性皮肤病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分别在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7%,B组有效率88%,C组有效94%,三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是对金葡菌有高效的选择性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对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和莫匹罗星乳膏.

    作者:赵延东;张海霞;李鸿馨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161例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规范化外科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发症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并发症较多,经积极、充分准备,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生存率与其他年龄组相仿.结论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积极主动、早期手术.

    作者:张利军;张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全身麻醉应用于腔镜诊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全麻应用于无痛性腔镜诊疗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ASAⅠ~Ⅱ级行全麻无痛性胃、结肠镜检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药物及检查的主要副反应.结果 胃肠镜麻醉及检查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由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共同完成全麻无痛性腔镜是安全、快速有效、人道的,它消除了常规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检查和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徐凯;张敏;郭威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异位妊娠110例临床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治疗的110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发病的病因及其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汪德清;王世春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近几年来,我镇实行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以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计免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和有效的运作机制,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

    作者:虞正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提升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的认知和行为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针刺伤防护认知和行为,探讨提升临床护士正确处理职业暴露执行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全院304名临床护士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针刺伤防护的认知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大多数护士对针刺伤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源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刺伤后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仅有18.3%.结论 护士对针刺伤损害防护认知和行为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关心重视有关,医院应加深护士对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的依从性,提高执行率.

    作者:罗远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谈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与肝的关系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三种疑难病(下简称三种病)中医统称痹症,在尪痹、骨痹、痛痹范畴.目前尚缺乏理想疗效,因为罹及多系统、多功能受影响的疾病,原因尚不清楚,机理复杂,涉及生理病理范围大,为整体性疾病表现于关节局部的顽症.

    作者:郑子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SDS抑郁量表对121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调查有关节畸形及无关节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患病率.结果 50.4%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调查有关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抑郁症患病率71.1%,无关节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抑郁症患病率41%,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抑郁症的常见原因主要为担心残疾或残疾,无法根治、经济负担、药物的副作用.结论 要关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特别是要关注有关节畸形的患者的心理现状并积极治疗,会增强患者治疗RA的信心和依从性,也更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

    作者:库尔班江;路庆丽;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随访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儿科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年收治经超声协助明确诊断的新生儿颅内出血47例,死亡5例.我们对该病的超声随访观察及护理有以下体会.

    作者:蔡桂珠;王文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颈椎骨折、脱位几大并发症的健康宣教及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导致脊髓的损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截瘫.其并发症可出现于早期、恢复期和晚期.较常见的有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畸形等.

    作者:赵伟;张丽杰;杨晓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与MR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有效分析颈部淋巴结的CT与MR的各种检查方法,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4月间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明确诊断患者300名,对所检查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数据做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CT的检查中,转移性淋巴结中等度均匀性强化占70%以上,有中心坏死的淋巴结占有的比例虽然少,但具有很高的影象特异性.在MR检查中,组织间的分辨率高,提高淋巴结的检出比例,尤其对可疑淋巴结ADC的值测定,转移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09±0.11)×10-3mm2/s左右;在MR波谱分析中,肿大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的代谢产物,胆碱和肌酸的数值明显增高.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致颈部早期淋巴结转移非常多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的CT与MR的影像诊断,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对有效地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非常重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占友;陈国财;安粤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医院组织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医院组织文化是现代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如何把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的改革、发展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医院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广大医院管理者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苏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