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转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梅金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复位, 疗效观察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的常见病,亦是腰腿疼病的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以腰腿痛为特点.由于传统的手法比较单一,其疗效及治疗范围受限.1985年以来,作者采用改进后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万例,现将部分资料完整的964例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院制剂GPP认证后药检室的管理

    医院制剂质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1].药检室是医院内制剂产品的终检验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制剂质量与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我院制剂室通过GPP认证后药检室工作的体会,探讨在医院制剂GPP认证后药检室的管理,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惠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浅谈护士长的管理素质

    医院生存与发展以质量为前提,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长是病区的管理者,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吕云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1)基础训练:对摄食-吞咽障碍的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了其协调能力;(2)摄食训练: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有效地防止了误咽.结果 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丽萍;姚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冠心病心绞痛经方辨证论治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汪克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1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原发疾病是:肠粘连96例,肿瘤63例,肠扭转2例,肠憩室2例,嵌顿疝2例,肠套叠1例.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体征、腹部立位片、B超或(和)CT等检查.166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无1例因手术死亡.结论 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贤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氟罗沙星静脉滴注致喉头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阴道出血并伴有心慌、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于2008年2月18日来我院就诊,妊娠实验(HCG)阴性.

    作者:周庆永;周利国;杨志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终止早孕提高安全流产率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米非)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早孕,使胚胎停育效果确凿,但单纯服用,服药对象往往因服药后宫腔内容物不能快速完全排出,引起出血量多、时间延长而被行清官术,完全流产率仅为66%,临床上曾用于服米索同时,用缩宫素针肌注,但效果欠佳,完全流产率为68%.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预防内眼手术感染的前馈控制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内眼手术感染的实施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了2007年在预防内眼手术感染中应用前馈控制的具体做法.结果 2007年所有内眼手术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 在内眼手术感染控制中应用前馈控制,把各种易感因素控制在手术前及手术中,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素芬;蔡立君;肖惠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定量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HBV-M)定量和定性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验证定量检测在临床乙肝诊治、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280例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指标,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不一致标本再采用美国Abboutt公司生产的Axsym雅培试剂检测.并运用Excel管理数据库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得出定量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定性检测,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HBsAg,P<0.05;抗-HBe、抗-HBc,P<0.01.结论 HBV-M定量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定性检测更适合于常规筛查体检.TRFIA法定量检测HBV-M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治疗和疗效评价都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痔核套扎加注射切除术治疗痔病161例

    我队采用痔核套扎注射切除术治疗内痔、混合痔16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近几年来,我镇实行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以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计免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和有效的运作机制,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

    作者:虞正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纳洛酮组30例.两组均采用HIE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纳洛酮,量为0.05~0.1mg/kg,加10%葡萄糖1ml,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加10%葡萄糖30~50ml静滴,持续4~6h,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按扣式引流管固定器的临床应用简介

    按扣式引流管固定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620029109.9.按扣式引流管固定器在临床上,主要进行胃肠减压、鼻饲流食时固定胃管的装置.该固定器由固定夹体、锁紧夹、夹体固定带、固定带调节器构成.

    作者:张丽霞;韩霞;李红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主要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重症之一.我院自2007年以来,对53名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了系统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政学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腹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微创处理技巧.方法 对62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及甲氨蝶呤局部注入治疗,从手术效果、病人选择、手术微创处理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2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治疗无一例转开腹及持续异位妊娠,全部治愈.结论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确实、可靠,手术微创、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魏玉坤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4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

    作者:付兴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颈椎骨折、脱位几大并发症的健康宣教及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导致脊髓的损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截瘫.其并发症可出现于早期、恢复期和晚期.较常见的有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畸形等.

    作者:赵伟;张丽杰;杨晓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随访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儿科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年收治经超声协助明确诊断的新生儿颅内出血47例,死亡5例.我们对该病的超声随访观察及护理有以下体会.

    作者:蔡桂珠;王文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脑卒中患者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年发生的91例呼吸道感染七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脑卒中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通过长期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可减少脑卒中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脑卒中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美春;李国铀;余高问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绝经后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因和诊疗策略

    绝经后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50%的61岁以上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生活质量,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周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