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引弟;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预激综合征是指窦性激动沿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未到达心室肌之前,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统一性受到扰乱而形成的各种心律失常.它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异常传导通路--旁路所致.1930年Wolff、Parkjnson和White首先描述了这种有异常QRS波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综合征,故又称WPW综合征.
作者:王健军;卢欣;周宇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前列腺摘除术,目前应用摘除腺体后,用可吸收线缝腺窝近一圈,形成尿道内口,术中、术后出血少.可为临床推广.
作者:邢书凯;杨艳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体会.结果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如玺;董志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造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原因.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我院近三年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16例,观察HE组织切片.结果 从复杂多样的病理类型中分析出造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多种原因,并且发现绝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随之增高.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适当重视.
作者:史雪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卵巢畸胎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成熟性畸胎瘤在卵巢更为常见,预后好,约1/3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发生恶变,而未成熟性畸胎瘤仅占卵巢畸胎瘤0.65%~2.45%较为少见,回顾近20年文献报道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预后不良,大多是病人在术后半年内复发或死亡.因此,对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并观察其预后是本文研究课题,现将我院收治6例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和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云;邹新文;范玉梅;张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管理者应建立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法,以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价值的大化,使每位护士的潜能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作者:孙林;余光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征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早饱、厌食、暖气、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按近罗马Ⅲ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符合下列1项或以上症状: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或上腹烧灼感;无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这种症状的发生;在诊断前至少存在6个月,诊断前3个月内症状满足诊断标准.FD约占胃肠病患者的20%~30%.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更达40%~70%.国内统计占正常人群的18.9%,占消化内科病人数的4|0%左右,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 [1,2].
作者:赵艳;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5例,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min、小于12h.入院后即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7例再灌注治疗成功,8例再灌注治疗失败,由此分为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观察溶栓后6h内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17例再灌注成功患者中14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82.4%),8例再灌注失败患者中2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出现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溶栓能使急性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有助于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死亡率.
作者:吴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膜引导性骨再生(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GBR)技术是修复骨缺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材料,作为一种机械屏障,控制周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引导空间,保证骨组织在骨缺损区的生长修复,在此修复过程中膜材料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描述其机理和膜材料的新进展.
作者:张树立;刘炳才;周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分析1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早期诊断及对其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潘恩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1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纳洛酮和脑活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欧阳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当今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怎样早发现、早治疗、低痛苦、易接受是儿童龋病治疗成功的关键.笔者通过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在儿童龋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比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对急性心肌梗死组12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组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显著增高,QT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名伟;罗书裕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DP 80mg/m2,CF 100mg,d1~5,5-FU 500mg/m2,d1~5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CR,16例PR,有效率69.23%.结论 NDP联合CF/5-FU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断面研究,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ALS组,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两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Hcy水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组[(17.65±11.2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6.72)μmol/L].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叶酸水平[(9.52±2.5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3.23)ng/ml].维生素B12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萎缩侧索硬化组为(651±112.34)pg/ml,对照组为(632±164.89)pg/ml.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王敏健;杨志华;冉隆梅;朱国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42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无自然闭合倾向,且易导致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经诊断即应早期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陈红卫;王宏山;张润生;刘广文;潘砚鹏;杨恒;张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手术操作的日趋完善精细,不仅要解除患者痛苦,还要尽可能保留脏器完整及生理功能[1].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代替开腹手术,具有诸多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宜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球的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cm~4.2cm),病灶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45例结核球无强化;7例呈薄层环状强化;4例呈厚环状强化.病理显示:无强化区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为液化性坏死.边缘强化部分是类上皮肉芽组织或纤维疤痕组织.结论 结核球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团块组成,CT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不同程度的环状强化.
作者:周永生;苏锦权;许晓矛;江庆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 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7例VVLE患者共102条患肢行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24个月,全部病人经B超复查均未发现大隐静脉再通、局部复发及血液反流现象;所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静脉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无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联合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
作者:路云和;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