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袁建喜
藏药独一味因其良好的止血,止痛作用曾常用于我科拔牙术后的患者.因有患者提出服用该药物后其复发性口疮症状减轻,愈合时间缩短,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于2007年2月~2007年8月应用独一味片治疗复发性口疮86例,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疗效.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32例毛细支气管炎惠儿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并与对照组31例喘憋型肺炎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喘呜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配合常规综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黎碧婵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就诊病人错综复杂,由于其病情不同、族别不同、年龄不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消除对疾病不利的消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对疾病有利的积极因素,使病人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治疗疾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丽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CRF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静点.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a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以做为CRF病人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萍;李艳玲;任爱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其发病急骤、易反复,痛止如常人,其病情缠绵难愈,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根据历代前贤经验,结合自己的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自拟通窍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现将笔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韩陈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解和掌握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本院2007年1~12月38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翠香;刘腊梅;李秋梅;杨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感染的发生率为7.8%,与全院感染率(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3.08%,泌尿系感染占9.23%,而胃肠道感染占4.62%,它们都是ICU发生医院感染危险的因素.结论 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进一步了解城市社区婴儿保健的现状及需求,使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1日~2007年5月1日出生的300名0~1岁的婴幼儿母亲进行了婴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 希望通过医生咨询得到保健知识的(占59.9%),其次是宣传手册(占49.9%)和书刊杂志(占46.2%).而目前常见的是从互联网上获取和了解有关信息(占70.7%).结论 医院对婴幼儿保健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加强社区孕产妇健康教育,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儿保建卡率达到100%.
作者:唐林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刘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分析175例臀位剖宫产的指征及手术时机,结果认为,臀位剖宫产指征应适当放宽.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整体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然而,环节科室的整体化护理仍在不断的探索中.我院手术室自开展整体化护理以来,不仅手术室人员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对营造科室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谐医护、医患关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应用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用早期综合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方法,避免或减轻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将168例新生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随访来观察疗效,于1岁后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 观察组88例有5例出现轻度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对照组80例中脑瘫11例,智力落后4例,癫痫3例,死亡2例,听力障碍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取早期综合治疗的措施对新生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杨洪侠;高学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小儿出疹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同时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作者:郭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1~12月我科对收治的138例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并调查统计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对健康教育内容部分理解占26.4%,完全理解占73.6%,改变了不良习惯的占57.2%,努力改变不良习惯的占42.8%.病房综合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通过病毒性乙型肝炎程序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春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我院自2000年08月~2005年08月采用以长春新碱为主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8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菌尿、结晶尿对尿沉渣分析仪(UF-50)和尿干化学分析仪(MA4120)测定红细胞的影响.方法 尿沉渣分析仪和镜检法分别测定菌尿、肪尿以及结晶尿、非结晶尿中的红细胞含量;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单克隆潜血板法分别对菌尿、肪尿以及结晶尿、非结晶尿尿中的潜血进行测定.结果 菌尿组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中红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肪尿组,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中潜血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晶尿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中红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晶尿组,但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中游血的假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菌尿及结晶尿均影响尿沉渣分析仪的红细胞检测结果,菌尿对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潜血测定也有影响,但是结晶尿对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潜血测定没有影响,这对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作用.
作者:慕进勇;王向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时照观察克霉唑与扑尔敏联用和单用氧化锌、皮炎平及达克宁霜对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把收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病例随机分为4组经常规处理后,治疗组以克霉唑与扑尔敏联用,对照组分别以氧化锌、皮炎平及达克宁霜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3个对照组(P<0.01).结论 克霉唑与扑尔敏联用治疗尿布皮炎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采莲;张百鸣;柳超勤;徐顺凤;贺利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本文针对计算机教学特点,从学生出发,设立心理期望教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对策,得出必须开展计算机项目教学的结论.并结合自身在卫生学校计算机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以学生为本,组织计算机项目教学.
作者:郑巍;李亚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高校中教职工血糖、血脂浓度水平.方法 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GOD-PAP法测血糖(Glu)、CHOD-PAP法检测总胆固醇(CHO)、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PO-PAP法检测甘油三酯(TG),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五组进行试验:<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结果 GLu、CHO、LDL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50~59岁组达高峰,>60岁组由于我校两地办学,离退休教师大部分留在原校区,参检人数少,所以结果不能代表真实的水平,仅供参考.40岁以下各组和>60岁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其测定水平明显低于50~59岁组,分别与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0~59岁组与总均数及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与女性比较,CHO、LDL两者之间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U、TG则有明显差异(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高校中教职工应注意健康自我监护,避免血糖血脂增高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曹龙宇;苏长兰;陈彤颂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哺乳期用药可对乳儿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对哺乳期应用各种药物的安全性作一综述.其中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红霉素)、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对乳儿影响小,而大部分药物都可对乳儿产生严重毒性,应谨慎应用.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