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护理体会

阮丽英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 效果满意, 抢救治疗, 临床资料, 精心护理, 年龄, 患者, 报告
摘要:2006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了1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30~78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临床学生是医学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学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注重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潘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左眼部被他人打伤后眼球突出,眼部肿胀.该患者于一周前被他人用玻璃杯击中左眼部,当时出现左眼胀痛,眼睑肿胀淤血,自行于诊所应用抗生素治疗,眼睑肿胀消退,但出现左眼搏动性眼球突出,视物模糊来诊.

    作者:冯宝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968名机关干部脂肪肝发病率调查分析及治疗对策

    正常肝脏脂肪约占重量的3%~5%.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超过肝脏比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酯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作者:贾淑荣;李洪英;刘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产科的住院患者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的一组特殊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加之新生儿都是医浇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挫伤性前房出血99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出血综合疗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3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99例(99眼)挫伤性前房出血患者根据出血程度进行综合治疗,方法是双眼绷带包扎,丰卧位休息,给予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必要时应用降眼压药物及散瞳剂,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行前房穿刺冲洗.观察出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 98眼挫伤性前房出血中积血吸收时间:Ⅰ级28眼,1~4d;Ⅱ级52眼,5~9d;Ⅲ级18眼,10~18d.出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者1例,0.1~0.5者8例,0.5以上者90,其中1.0以上者84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损伤程度、出血量的多少有关.综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壮昌;徐海宁;邹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工作在高校医院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学校师生员工较集中,医护人员必须承担起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工作,以适应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高、心理需求高、自我意识强的特点.护理工作者要面对高校医疗工作的特定环境,应从单纯的临床护理、一般性护理操作、急诊出诊等扩大到护理咨询、心理服务,就必须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有相应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作者:金丽华;苏长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4例毒鼠强中毒的救治体会

    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3月,共救治毒鼠强中毒患者1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14例中男性1例,女性13例,小年龄16岁,大年龄70岁,18岁~44岁12例.

    作者:夏慧兰;王建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产妇在分娩期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 选取200r7年1月~12月来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象,采用面对面与产妇及家属交谈,观察产妇心理行为的方法进行心理分析.结果 产妇在分娩期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依赖等心理反应.结论 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产妇的心理调适,对顺利度过分娩期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品;张雅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对我镇中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及其效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培养中学生防范结核病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普及宣传结核病知识的能力.方法 运用专题讲座及直接对话等形式,对560名中学生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专题健康教育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回答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说明对中学生开展结核病专题讲座效果显著.结论 应定期对中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专题讲座.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转变中学生对结核病的认知、行为和态度.

    作者:丁正海;王斯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浅谈手术室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目前,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已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被纳入卫生部分级管理之中,而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点单位,手术室无菌技术与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危.

    作者:苏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观察

    负压吸引是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一般不用麻醉及镇疼药物,但手术中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其它不良反应.我院妇科门诊自2005年以来负压吸引术中,采用2%利多卡因浸润宫颈管120例.

    作者:孙启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

    成分输血是一项输血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是完成输注的重要环节,成分输血在操作技术上与输注全血基本相同,但因其成分不同也略有不同.

    作者:杨桂芹;闫东;刘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幼儿膀胱结石2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膀胱结石已极为少见.我院于2007年12月~2008年1月先后收治2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

    脑卒中是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躯体疾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指导,不仅能改善病人预后,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恢复,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谢轶娜;周晓弘;刘秋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职业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护理质量,同时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不仅可使病人的病情加重,推迟病人康复的进程,甚至还可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加强护理职业安全教育,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结果 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论 良好的就医环境,对病人和医护人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切缝术治疗婴幼儿肛瘘

    我院肛肠外科近年来,应用切缝术治疗婴幼儿肛瘘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大4岁,小出生后45日,病程长3.5a,短15d,术前均有肛周感染,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史.

    作者:付树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对59例患有子宫肌瘤、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59例手术58例成功经阴道手术,其中1例改为开腹手术.经阴道手术的58例,手术时间30~155 min,平均59min.术中出血量50~850ml,平均225ml.术后子宫创面血肿1例,盆腔感染3例.术后3mo随访,无残留肌瘤.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保留器官和生育能力的微创手术方法.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大子宫、有盆腔手术史、无阴道分娩史不再成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禁忌症.

    作者:黄艳萍;柳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6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6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GCS评分,169例中恢复良好的12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死亡28例.109例随访1~3a,癫痫发作21例,脑软化灶37例,脑积水10例.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采取有效的综合临床护理措施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敏治;廖根琴;林玉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改进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术中操作.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传统肥皂水普通灌肠,这种方法效果良好,缺点是费时、操作繁琐,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杨化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观察和护理

    1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缺氧使呼吸加快、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呼吸肌活动加强.

    作者:赵淑玲;杨丽娟;刘国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