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截肢患者的护理干预

孟令敏

关键词:护理干预, 截肢
摘要:通过护理干预,让截肢患者正确地面对伤残以后的生活,消除悲观心态,积极配合护理干预,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恢复自理能力,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吗丁啉与红霉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目的 评价吗丁啉与红霉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吗丁啉口服或鼻饲给药,0.3mg/kg.次,q 8h,红霉素静脉给药5mg/kg.次,qd,二者联合用药3~5d.结果 治疗68例,显效50例,占73.5%,有效11例,占16.2%,无效7例,占10.3%,总效率89.7%,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吗丁啉与红霉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玲;李雪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62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经验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复发率高(约10%).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马文素;徐莲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共发现各类骨科手术后有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深静脉血栓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目前,国内将3~30岁发病而不引起眼球扩大的青光眼定为青少年型青光眼,多为开角型,发病率占开角型青光眼的18.75%,但因年轻人的视乳头病理凹陷不典型,且多伴有近视,所以早期诊治易被延误;加之青少年缺乏对此病的了解,易致视神经功能的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王传玲;梁永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是指个体完成工作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与潜在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实力.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是自我基础、环境与教育等多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1].

    作者:冯瑞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目前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一旦发生,则很难挽救患者生命.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MOF时,其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并随之引发其他器官的衰竭.其他危重患者同样可以出现胃肠功能衰竭.

    作者:贾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4年4月~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治疗过程中应作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关键.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康复.

    作者:程华军;杨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s-CRP动态变化在预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hs-CRP动态变化在预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来心脑血管门诊的200例患者每月测定一次血清hs-CRP,根据测定结果 分为三组,A组:当月测定值与上月无明显变化,共95例;B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明显,但不超过上月测定值的2倍,共66例;C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非常明显,达到上月测定值的2倍以上,共39例.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结果 A、B、C组各有5、7、25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10.61%、64.10%.结论 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当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1月内达到2倍以上时,是近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信号.

    作者:李俊祥;王富红;董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氢氧化钙碘仿丁香酚糊剂根管充填的疗效评价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我们自2005年以来用氢氧化钙碘仿丁香酚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365例,对治疗后的病人进行追踪观察,发现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选自我科就诊病人.

    作者:王秀芹;陈玉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恶性肿瘤性疾病,儿童和35岁以下的成年位居第一位.其主要特征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过渡增生并侵润体内组织器官.[1]临床上常有起病急、贫血、发热、出血、消瘦、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死亡率高等特点.

    作者:高月平;王平;李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不但对技术活动的结果有较高的期望值,对服务也有较高的要求.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影响医院利益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利益.

    作者:李稚鸥;刘朝辉;赵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硬膜外导管支撑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目的 探讨硬膜外导管做内支撑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两侧断端并放置内支撑物再吻合之.结果 37例新鲜泪小管断裂患者,术后治愈33例,占89.19%,好转3例,无效1例.结论 硬膜外导管是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较为经济实用的内支撑物.

    作者:李树明;任玉新;李春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B超诊断的1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至结束分娩.并对其各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在全部病例中,浆膜下肌瘤合并妊娠2例,肌壁间肌瘤合并妊娠9例,黏膜下肌瘤合并妊娠1例.部分肌瘤在妊娠中晚期可发生变性,出现混合性回声.结论 超声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正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胆),这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我院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现有20%~40%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

    作者: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讨论

    护理临床工作中的文书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和各科室的护理交班本.我们对在收集整理中的护理质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者对患者施行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体现.根据护理文书质控检查登记,发现有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按照个人意愿调整修改了护理记录,导致了护理文书不同程度的逻辑错误和失真.护理文书的记载与病历记录的医嘱步调一致.医院护理部是护理工作的总领,做为护理工作人员的上级领导,护理部的工作和领导职能应当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相连.充分了解护理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操作能力和科室整体护理水平.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

    作者:白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收集我院2003年~2007年7月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称TIA)病人共160例,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80例TIA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160例患者均符合TIA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及脑梗死,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及近期出血病史,无使用抗凝血及溶栓药等禁忌证.

    作者:陈晓玲;栗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支原体的鉴定计数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大小与结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与增殖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腔道黏膜上,目前发现寄居于人体的支原体有16种,其中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和肺炎支原体(Mp)这4种支原体对人体有致病作用,前三者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后者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分离培养法检测Uu、Mh.

    作者:李立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2h失血量超过4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257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分析,发现其中156例均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王利敏;刘保芳;岳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妊娠和子宫峡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宫颈妊娠及子宫峡部妊娠是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临床不易诊断,常因延误诊断而引起大出血,多以切除子宫为结局.因此,宫颈妊娠及子宫峡部妊娠的明确诊断,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永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的心理与护理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又称支气管肺癌,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为多见,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4.28:1),右侧多于左侧,上肺多于下肺,其发病率,尤其是大、中城市里的发病人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对于未非化癌、鳞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单纯治疗3年生存率约为10%.

    作者:郝鲁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