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贤勇;蔡志彬;林洪珊
惊厥是1~3岁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而严重的、长时间的、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致明显的脑损伤而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
作者:鲍影华;王春晶;王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眼球钝挫伤后,睫状体脱离是伤眼低眼压的较常见原因,持续性低眼压可致视力下降、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
作者:任玉新;李春龙;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 急危重症观察方法1.1 问 了解病人的既往史与现病史,及本次发病经过,诱导问诊有可能得到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与主诉.1.2 看用眼睛直接观察,注意病人的神智是否清楚、面色有无苍白、发绀、颈静脉有无怒张、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同圆、反应是否灵敏等等.
作者:于美红;王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0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T细胞亚群功能失衡及IL-10在IN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射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手术配合及出院指导,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心理疏导,术中认真配合,术后细心护理,同时作好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 达到了成功手术的目的 ,避免了患者康复期出血、感染的危险.结论 作好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加强出院指导,是使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健康教育使患者免受再次感染患病的痛苦,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
作者:毛聚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婴幼儿患病后,静脉血检验值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因小儿血管细小,故股静脉常用于静脉采血,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做到股静脉穿刺成功,须做好如下3个环节:1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患儿怕打针,一看到穿白大衣的护士就有恐惧感,哭闹,就连家属也因心疼孩子难以配合,因此在穿刺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股静脉采血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作者:杨丽娟;赵淑玲;冀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不适、肝区疼痛、乏力等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多数病人肝脏肿大有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坏.
作者:胡学贤;郑继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腹腔镜手术为近几年来我院新开展的一项技术,此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对女性患者来说,无疑是他们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荣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临床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多药并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亦随之出现.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有1/7病死者的死因是不合理用药所致[1].
作者:王延虹;冯国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变异型心绞痛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心电图改变多复杂、多样.对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心电图改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除ST抬高外,对其它异常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的认识.
作者:王富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我院脑血管病专科2006年共收治血管病患者310例,经过积级的治疗和科学细致的护理,有303例病人痊愈或好转出院,下面将我们对此类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冯海英;王利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脐带是母体和胎儿进行营养及物质代谢的交换通道.脐带异常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胎儿脐带异常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临床上各种脐带异常都可造成血流受阻而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或围产儿死亡.
作者:黄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根据岷县3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通过对期间麻疹发病的各年度疫情资料分析,主要针对1986年前和1986年后麻疹传播情况与易感人群免疫之间的比较,结果 表明岷县在近20年来对麻疹发病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21世纪,麻疹发病(指确诊病例)呈现在历史低水平,近几年流行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以大龄儿童和成人多见,自1986年实施计划免疫,持续不断开展麻疹监测,维持MV高水平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胡元春;王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骨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要防范护理纠纷的产生,把各种护理纠纷降低到低限度,使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就必须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修养.不仅要转变服务模式,而且要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注意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
作者:黎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全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历史的变化,中国也不例外.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10%即成为老年型国家.
作者:郭琳;庞应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总结1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认为做好术前访观、手术中护理、术后探视工作,注意心理护理,做好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摆好手术体位,正确的传递器械和使用仪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涛;卢秀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以往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而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测,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红;赵艳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妊娠期间,孕妇的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以供给胎儿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明显增加,使肝内糖元储备减少,胎儿的代谢和解母作用,主要依靠母体的肝脏来完成,使孕妇肝脏负担加重,较易感染病毒性肝炎.据统计,孕妇发病率比未孕妇女高5~6倍.
作者:张福琴;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膝关节滑膜病变如风湿、类风湿性滑膜炎,慢性创伤性滑膜炎、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结核等,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常需经过手术切除病变滑膜.既往多采用绕髌骨内缘的前内侧切口,需翻转髌骨,还必须纵行切开股四头肌,术后功能锻炼屈曲膝关节时常造成软组织裂开,以及延迟练习造成膝关节粘连.
作者:王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动态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疗法提供细胞免疫学基础理论.方法 采用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运用间接荧光法和SP法,检测高胆新生儿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血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与换血中、换血后比较,除了换血中CD8外,其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变化,证实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是迅速的、科学的、临床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法.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疗法充实了免疫学基础理论.
作者:江凡;祝爱霞;蔡叶琴;何水群;邹建话;卢光进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