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承气汤口服治疗小儿肠套叠20例

王纪岗

关键词:大承气汤, 小儿肠套叠
摘要: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口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 用大承气汤口服在彩超机上动态观察肠道的蠕动,以及套叠部位的缓解情况.结果 有效率为90%.结论 大承气汤治疗小儿肠套叠有肯定效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盆腔炎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用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获痊愈,16例行手术治疗.结论 急性盆腔炎早期治疗,据药敏试验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要足量、足疗程、多剂联合应用,努力使急性盆腔炎彻底治愈,防止其转化为慢性.

    作者:杜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无心绞痛的有关症状,临床约有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故早期发现及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患者180例,观察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牛雪梅;胡伟;吴增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身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孕期及分娩前后因精神压力过重导致情绪变化,引起心理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原因所致,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了解本病,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并针对性对其进行心身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仅1例在1年后复发.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指导医生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及病房处方1678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498张,不合格率为2.96%.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方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合理地使用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合理用药,既影响了药物疗效又使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笔者现就我院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 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阳英;刘嫣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8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大出血的患者.结果 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立即止血,恢复良好,1例术后5a因呼吸衰竭死亡.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大出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便秘,指个体正常排便习惯的改变,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或排出硬便.每个人排便的频率不同,成人正常的范围为每天2~3次,到每周1~3次.日本老年病专家研究发现,老年人便秘与体温的关系和排便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结果是:排便前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排便后体温下降,白细胞下降.

    作者:张红;柳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认为做好术前访观、手术中护理、术后探视工作,注意心理护理,做好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摆好手术体位,正确的传递器械和使用仪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涛;卢秀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 动态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疗法提供细胞免疫学基础理论.方法 采用美国RD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运用间接荧光法和SP法,检测高胆新生儿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血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与换血中、换血后比较,除了换血中CD8外,其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变化,证实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是迅速的、科学的、临床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法.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疗法充实了免疫学基础理论.

    作者:江凡;祝爱霞;蔡叶琴;何水群;邹建话;卢光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

    眼球钝挫伤后,睫状体脱离是伤眼低眼压的较常见原因,持续性低眼压可致视力下降、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

    作者:任玉新;李春龙;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现代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医用监护仪是各类医用电子仪器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它通常被配置于医院的CCU、ICU和手术室、抢救室及其它一些需要长时间监测病人生理参数的场合.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监护仪及中央监护仪一起联网构成监护系统.

    作者:辛桂英;王志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超追踪观察酒精性脂肪肝47例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在追踪观察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7例,利用B超追踪观察12mo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变化过程.结果 47例患者中有11例病情减轻,29例无明显变化,7例病情加重.结论 B超能及时、准确诊断无临床症状的酒精性脂肪肝,使患者自身能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嗜酒等).积极配合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加重,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黄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介绍护理方法 .方法 54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两种方法 进行强化治疗,其中胰岛素泵组(CSⅡ)30例,多次皮下注射(MSⅡ)24例.

    作者:李长玲;牟利宁;张维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320例卒中后癫痫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途径.结果 早发性癫痫发生在卒后1~2wk,晚发性癫痫发生在卒中后1~2a,以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多见,其次,为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少见.靠近脑叶及皮层卒中后癫痫多见,一旦出现卒中后癫痫,应给以强化抗癫痫治疗1~3个月.

    作者:王宝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围产期科学、合理的用药

    围产期用药不仅要考虑产妇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负面影响.围产期用药由于药物必须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新生儿降解、排泄药物的功能又多不健全,同时由于许多药物均能进入乳汁,其中有一些可能会对哺乳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因此,笔者提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王俊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小儿股静脉采血技能

    婴幼儿患病后,静脉血检验值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因小儿血管细小,故股静脉常用于静脉采血,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做到股静脉穿刺成功,须做好如下3个环节:1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患儿怕打针,一看到穿白大衣的护士就有恐惧感,哭闹,就连家属也因心疼孩子难以配合,因此在穿刺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股静脉采血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作者:杨丽娟;赵淑玲;冀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2h失血量超过4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257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分析,发现其中156例均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作者:王利敏;刘保芳;岳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hs-CRP动态变化在预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hs-CRP动态变化在预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来心脑血管门诊的200例患者每月测定一次血清hs-CRP,根据测定结果 分为三组,A组:当月测定值与上月无明显变化,共95例;B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明显,但不超过上月测定值的2倍,共66例;C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非常明显,达到上月测定值的2倍以上,共39例.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结果 A、B、C组各有5、7、25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10.61%、64.10%.结论 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当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1月内达到2倍以上时,是近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信号.

    作者:李俊祥;王富红;董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析洁净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的成功、质量的高低反映医院的治疗水平.

    作者:曹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膝关节骨析治疗后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膝关节骨折治疗后骨性关节炎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1987年5月~1997年5月50例膝关节骨折治疗产生骨性关节炎后遗症病例,回顾分析骨折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 对产生骨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 本组5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受限,反复肿胀,疼痛,生活、劳动能力均受到影响,非手术治疗18例(36%),手术治疗32例(64%).结论 治疗方法 不当对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有很大影响.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复位不良,固定不妥的手术治疗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作者:吴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蓝光毯与蓝光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蓝光毯与蓝光箱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讨论相应护理问题.方法 104例患儿,分两大组,204μmol/L<血清胆红素<255μmol/L者为甲组,255μmol/L<血清胆红素<342μmol/L为乙组.每组再分为蓝光毯治疗组及蓝光箱治疗组,比较两者之间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甲组中蓝光毯组有效率76.92%,蓝光箱组84.61%,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乙组中蓝光毯组有效率50%,蓝光箱组92.3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蓝光毯组无明显副作用,蓝光箱组则有发热、烦躁、呕吐、腹泻、皮疹等副作用.结论 轻中度黄疸以选蓝光毯为宜,重度黄疸则选蓝光箱,但有一定副作用,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达到佳光疗效果.

    作者:赵新春;陈菊艳;杨显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