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菊
笔者于2004年11月~2006年12月于也门共和国援外工作两年,由于多产的原因,子宫脱垂相当常见,而又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一些病人长期脱出磨擦,使得阴道前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现将两年间手术治疗15例总结如下: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防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卫生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根据情况局部应用硝酸咪康唑200mg阴道栓剂(达克宁栓)3d/7d、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抹防治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6例.结果 治愈33例,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100%.结论 卫生宣教、改善卫生习惯及局部用药治疗发挥了整体调理优势,达到预防在先,彻底治愈的目的 .
作者:岳秀云;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低蛋白血症病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蛋白结合率高,安全范围小的药物.本文通过对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的分析,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及调整药物的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便秘是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时认真做好便秘护理十分重要,在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护理工作中,笔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莲莲;崔再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建立易发褥疮病人登记本;建立翻身卡;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做好健康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结果 褥疮发生率为零.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 只要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积极性,褥疮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郭利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具有肠梗阻的症状和特征,临床上并不多见,故常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诊治的8例盆腔手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婉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内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效果肯定,成功率92%~93%左右,但与人工流产相比,也存在完全流产率低及出血时间长的不足之处.
作者:史静;甘德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普查,并针对其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结果 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能自觉地避免本病的危险因素,遵医嘱按时用药,血压的控制率大大提高.结论 只有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才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秀河;王见玉;付琳;孔令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2007年4月,我院收治一名双侧尺骨鹰嘴、桡骨颈骨折病人,患者10岁,1h前从2m高的单杠上摔下,双肘部着地,即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双肘部肿胀、压痛、双手指屈曲活动好,血运好.
作者:王建义;刘利荣;孙爱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我们医院曾经是企业医院,2003年由铁路推向地方,由于各医院竞争激烈,使我们的门诊量一度减少,经过几年在服务理念、护理质量、管理方向的改进,渐渐赢得了病人的赞同,巩固了医院的社会地位,病人逐渐增多.
作者:王鲜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产科是一个病情瞬息万变,且关系着两条性命的高风险专业,而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临床工作中笔者观察到分娩过程中的胎盘因素又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早在20a前,心肌梗死只在欧美国家中常见,在我国却不常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各地区患有心肌梗死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作者:岳梅;孟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多采用腹穿放腹水治疗,但此方法存在丢失体内大量白蛋白、并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作者:李仁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及其它不良反应等严重后果,同时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由于抗生素普遍而严重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很多细菌耐药,使我们面对许多严重感染而束手无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世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以下正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者:王学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2例作骼动脉造影,1例作剖腹探查,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18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a,除1例C3型骨折行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外,17例单纯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10.5mo,根据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为88.9%.结论 骨盆外固定架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抗休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仲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的意义,分析在新生儿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以便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53例出院患儿发生的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结果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严格、物品消毒、医护人员双手卫生、住院环境不合格均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陈静;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6月,对55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侧切口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行皮内缝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香春;孙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下肢骨折在骨痂形成期以后都面临扶拐步行锻炼阶段,而拐杖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与顺利康复.经临床观察对比,经过宣教的骨折病人,无1例因用拐不当发生各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者实施整体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谢轶娜;贾红丽;周晓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10月~2007年10月45例新生儿心力衰竭分组予西地兰及西地兰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结果 西地兰联合纳洛酮组效果显著.结论 传统强心苷类药物西地兰对新生儿心衰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孙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