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侯霖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 脑梗死
摘要: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静点.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顿服,14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且用药安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抗真菌药物氟康唑

    自从第一个现代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在1939年发明以来,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步缓慢,长期以来,对严重的真菌感染,医生仍被迫地依赖于具有毒副作用的两性霉素B,自从1980年氟康唑(FCZ)由美国辉瑞公司发明并在1988年上市以来,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截止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它已逐步取代两性霉素B,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镇痛人流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临床三种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疗效对比,选择临床人流中既方便又安全实惠的镇痛方法.方法 ①安定针术前5分钟静脉注射+宫旁神经阻止麻醉;②异丙酚针静脉注射;③安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结果 方法2、方法3与方法1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方法2与方法3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方法3较方法2临床风险显著较少.结论 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医院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建议使用第三种方案.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对休克性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伴急性腹腔内出血并伴有休克症状患者腹腔镜的应用及其可行性原因.方法 2000年~2005年12月问临床诊断为休克性异位妊娠患者(腹腔内出血≥1000ml)共128例.30例行开腹手术,98例行腹腔镜手术.监测腹腔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72h内体温≥37.5℃)、腹腔内冲洗时间占手术时间比、住院时间并比较二者差异.结果 ①98例休克异位妊娠患者(腹腔内出血量多达2600ml)行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1例转开腹手术.②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组腹腔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术中确切止血时间、腹腔内冲洗时间占手术时间比、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开腹手术无可比拟的优点.且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及设备的进步,休克性异位妊娠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

    作者:郑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准备与配合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屈光矫正手术的新技术,通过眼内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来达到屈光矫正的目的.

    作者:孔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46例分析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治疗方案已成熟,但是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才开始.我院从2004年2月~2007年2月先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汪门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我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前我们正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间互相渗透、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与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赵雪云;严共平;严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因素作为病因引起的疾病,以非对称性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呆滞、无静止性震颤和左旋多巴疗效不佳为临床特征.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vdisease,PD)在诊断方面容易混淆,且两种病的治疗方法又不一样.笔者将VP的诊断、治疗以及影像学特点进行简述.

    作者:石星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烧烫伤是热力(火焰、灼热气体、液体、固体等)所引起的损伤,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有被烧烫伤的可能.烧烫伤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烧烫伤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烧烫伤的关键,护理也至关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个病程.我科于2003年1月~2007年10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病人189例,疗效满意,现谈谈其护理体会.

    作者:王继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血液病、器官移植等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由于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之增高,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英;张志强;曾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wk、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而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关键[1,2],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善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门诊老年候诊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服务在构建医院文化服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门诊老年候诊患者的特点是:年龄偏高、病程长、病情复杂,并由家属陪伴,为此我们对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文文;贺曼;张利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药内外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26例疗效观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顾名思义脓肿发生在肛门直肠的周围,它容易发生与肛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丰富,结缔组织疏松,具有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囊的部位,并与直肠周围脓肿,尽量减少手术治疗,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用药、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家用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丙种球蛋白应用于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wk的活产婴儿[1].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是足月儿的10倍[2].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逐年降低.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丙种球蛋白应用于早产儿4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有随访结果的52例患儿.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肿大淋巴结,50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阑尾炎症状.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学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5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作者:赵正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并发症,及如何提高窒息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轻症惠儿10d左右出院,重症12例,病死率16.7%.结论 新生儿窒息主要与缺氧有关,因此及时发现缺氧原因,合理处理,及争分夺秒的窒息复苏都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耳、面痛为首发症状的老年带状疱疹2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甲,女,77岁,配偶去世后精神打击较大,近来感右侧耳廓疼痛.门诊检查:耳廓有触痛,皮温及肤色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外伤后,给予消炎镇痛处理,继续观察.

    作者:顾众宏;张强;王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血与血清糖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普遍认为全血标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葡萄糖含量因糖酵解而降低,平均每小时降低的速度为5%、7%和10%等,说法不一.

    作者:于国华;纪长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常见三种病原菌的耐药分析

    妇产科感染,尤其是对甲氨西林等抗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目前已成为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主要问题.

    作者:周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