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黄培胜;唐荣辉

关键词:阴性,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血液样本, 预防和控制, 现报告如下, 质量安全, 卫生部, 输血后, 采供血, 安全性, 输注, 筛查, 检测, 机构, 标准
摘要:为保证血液质量安全,预防和控制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各采供血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对血液进行筛查,但输注阴性血液后仍难免发生乙型肝炎.为了解阴性血液的安全性,笔者埘3216份阴性血液样本进行抗-HBs、抗-HBe、HBeAg和抗-HBc检测,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46例分析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治疗方案已成熟,但是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才开始.我院从2004年2月~2007年2月先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国产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分析

    目的 观察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治疗马拉色茵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疗程均一周.治疗组28例,口服易启康200mg,每天一次,同时外用联苯苄唑软膏,一日二次;对照组16例,仅外用联苯苄唑软膏,一日二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2.15%,对照组有效率43.75%;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5.26,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易启康临床疗效显著、安谱高效,与进口同类产品等效却价格更便宜.

    作者:吴宇华;许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乳腺摄影体会

    数字化乳腺X摄影为乳腺病变的患者提供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目前被认为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本院采用的是GE公司12000数字化的钼铑双靶机,在对近四千余人的摄片工作中.笔者有以下体会.

    作者:李沁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高于成人的6.9%,新生儿ADR的发生率高达24.4%,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耳聋及其它不良反应,约有70%的聋哑儿童是因不合理用药所导致[1].小儿合理用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作一探讨.

    作者:张振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真菌药物氟康唑

    自从第一个现代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在1939年发明以来,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步缓慢,长期以来,对严重的真菌感染,医生仍被迫地依赖于具有毒副作用的两性霉素B,自从1980年氟康唑(FCZ)由美国辉瑞公司发明并在1988年上市以来,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截止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它已逐步取代两性霉素B,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

    作者:张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激素在尿路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尿路结石的病因比较复杂,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条件、全身代谢紊乱及泌尿系统本身的疾患有关,可以认为结石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激素对泌尿系统结石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机体矿物质代谢,破坏尿中矿物质的平衡,使尿中致结石因素如草酸、尿酸、磷、钙等物质排出增多,而尿中抑制结石成分如枸橼酸、镁排出减少,引起晶体析出、沉积和结石形成.

    作者:柴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肿痛安外用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

    目的 观察肿痛安外用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口腔溃疡的婴幼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溃疡面采用肿痛安外用涂口腔,对照组采用0.5%甲紫涂于溃疡处.结果 肿痛安组疗效优于0.5%甲紫组,溃疡愈合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肿痛安胶囊外用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薛凤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二次剖宫产切口愈合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大黄和芒硝外敷促进二次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二次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换药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和芒硝外敷切口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5%,对照组65.0%.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二次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在英;张学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采用保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会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立止血使用不当加重凝血障碍1例报告

    立止血(巴曲酶)是从巴西腹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提纯而得到的一种蛇酶针剂,其中含有两种类酶、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临床上用于预防术中或术后出血以减少创面量以及治疗胃肠道等脏器出血症状.

    作者:丁里玛提;石矿;顾杰;阿斯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促进冠状动脉搭桥(CABG)患者的恢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行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导出院患者注意康复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处理要点,及时正确的治疗并发症,并对其用药及生活习惯进行指导.结果 出院患者树立康复信念,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态.结论 CABG术后的长期疗效与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密切相关.做好CABG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至关重要.

    作者:李岩;段长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糖水平对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48例老年脑梗死病人的病情及预后与血糖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7.0mnlol·L-1者,病情轻、梗死面积小、预后好;而血糖≥7.0mmol·L-1者,尤其是血糖≥11.1mnlol·L-1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脑梗死病人病情及预后与血糖水平相关.所以,控制好血糖水平是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叶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 (附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25例PilonI骨折,根据ovidia/heals分类,3型6例,4型9例,5型10例,开放性骨折8例.结果 按照HeIfer标准评价,25例骨折中11例优,9例良,4例差,优良率84%.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张大开;赵斌;高友俊;韩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2例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患者在进行急诊和大中型手术时,极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中的主要事件之一[1].了解围手术期AMI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姚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产后健康教育的佳方法.方法 确定产后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共同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协同完成教育计划.结果 产妇产褥期知识知晓率达96%,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护理满意度达99%.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降低产褥感染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再出血16例的诱因.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16例.占25.8%.结论 护理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关键,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保证.

    作者:支向红;周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193例

    2006年5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颈椎病患者193例,主要采用电脑中频离子导入、诊疗、牵引、手法整复、中药等非手术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治愈显效率达81%以上.同时总结了一套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使治疗效果得以巩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士芳;段文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档案宣传教育的途径

    档案宣传教育是全国档案界为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可以说,档案宣传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我国一直把档案宣教工作摆到重要日程.

    作者:霍淑英;杨金红;董汝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308例临床研究分析

    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于2003~2007年5月止共收治各类肠梗阻患者800例,其中粘性连肠梗阻308例,占38.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昌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终生性疾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作者:赵树娥;王桂花;刘广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