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杨双珍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抢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在我站住院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20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 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我市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因此,只有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小儿灭鼠药中毒临床分析

    小儿误服灭鼠药中毒引起身体意外伤害的病例在抢救中经常见到,并有增多趋势.我科自1997年~2005年间共收治该病3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剑峰;吴清;邢素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生殖保健工作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它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计划生育临床中,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作者:徐和平;徐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于开展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目的 总结健康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方法.方法 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文献,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以及存在的现状.结果 健康档案的建立思想上要重视,内容上要统一,管理上要规范化、信息化.结论 加强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灵活运用健康档案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途径.

    作者:邬美花;沈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9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90例,采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或环丙沙星口服.中西医组9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三金片口服.结果 西医组与中西医组治愈率分别为35.6%和55.6%,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食管癌足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鳞癌为主.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目前治疗食管磷癌有效药物之一,有效率在67%~77%[1,2],但副作用较大.

    作者:李淑君;张艳;张宏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毒蕈中毒1例抢救与护理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外观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我国所见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含剧毒能致人死亡的有10多种,其主要有毒成分有毒蕈碱、毒蕈溶血素、毒肽、毒伞肽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

    作者:汤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 总结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在我站住院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20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 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我市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因此,只有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双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品牌的创建以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近几天,某健康管理公司获得2500万美元的融资,成为医疗界到目前为止大一笔风险投资案.这表明投资方对未来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的乐观态度.

    作者:任朝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化学药物中毒,其毒性大,可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进入体内即分布全身,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毒性改变,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8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儿.结果 48例经支气管扩张剂或抗过敏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疗效满意.结论 明确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十分重要.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是常见的急症手术,我们采用小剂量轻比重(0.125%,)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脊-硬联合麻醉为剖宫产患者麻醉,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105例(所有病例咽拭子MP-PCR检测均为阳性)的14岁以下确诊为M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阿奇霉素)54例,B组(静滴红霉素)51例,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无论是从临床疗效还是从病原学疗效,口服阿奇霉素组的成本-效果均比静滴红霉素组低,成本-效果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效果均优于红霉素.

    作者:林矫;徐小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中的心理护理

    随着物资文化的改变,剖宫产所占分娩比例不断增高,产妇在手术分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针对临床中常出现的渴望手术又惧怕手术,对疼痛的恐惧,对优生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术后的忧虑等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心理护理,既满足产妇生理和心理需求,又使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潘学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功能性胃肠病与情绪障碍

    功能性胃肠病常见,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的综合病征,与情绪障碍密切相关.本文介绍其生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用文献学资源综合评价医学论文学术质量

    论文的学术质量直接反映了科研工作的成果与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由于关系到课题评估、评奖、科研机构工作评价并直接影响科技人员的晋升与评级,故尤为重要.

    作者:陈美伦;徐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的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D试验的阳性率.结果 124株(79.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SSA,32株(20.5%)为MRSA,D试验阳性率为54.4%(6/11).MSSA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万古霉素(100%)、替考拉宁(100%)、左氧氟沙星(96.8%)、头孢肤肟(96%)、环丙沙星(93.5%)、氯霉素(93%).MRSA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万古霉素(100%)、替考拉宁(100%)、复方新诺明(87.5%)、氯霉素(75%).结论 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为首选用药.

    作者:李惠卿;曹丽君;苏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596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刮宫产技术和麻醉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存我院剖宫产病人中约72%为择期手术者,为探讨这部分病人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笔者对536例择期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用药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喜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的关键

    目的 分析在挽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影响抢救成败的关键因素.方法 抢救40例,其中成功28例,抢救12例无效,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识别、早期心肺复苏(ERP)、早期除颤、早期ACLS是影响抢救成败的关键因素.结论 积极脑复苏,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严宝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刀治疗肩周炎关节功能障碍1例

    肩关节周围炎是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从凝结期(关节活动受限)发展为冻结期(火节功能障碍)[1],本病疗程长、易复发,病程长者肩关节粘连致功能障碍,临床解冻难.笔者于2006年12月利用针刀治疗肩周关节炎功能障碍期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祁本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肺癌化疗伴发恶心呕吐36例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54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证的肺癌手术或未手术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胃复安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8.6%,47.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对原发性肺癌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治疗对痰浊型、脾虚型恶心呕吐疗效较好.

    作者:李卉;陈效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