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药酒澄清度方法的探讨

史克莉;孔一凡

关键词:药酒, 胶体, 絮凝剂, Flocculant, 澄清度
摘要:实验验证药酒为一胶体大分子溶液,在调至等电点后加入絮凝剂使胶体凝聚而沉下来,以提高药酒的澄清度.低温(0℃)、高温(60℃)放置,以生成沉淀物的重量及澄清度为考察指标考察其稳定性,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选择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等电点时,以5%的蛋清,6%的用量的沉降效果好.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法与药效的关系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它具有吸收快,药力强,随时增减灵活,能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对中医在临床辩证施冶,乃古到至今广泛应用.如何发挥汤剂的治疗作用,就必须使用科学方法煎煮,合理用药.现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刘克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目的:了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收治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选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49例应用复方丹参片4片,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一个疗程,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缓解心绞痛:治疗组总效率84.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6.9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x2=13.492);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治疗组总有率70.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38.7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血脂变化: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x2=8.5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可作为常规治疗一线药.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专业分组的管理体会

    手术室是病人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手术室护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手术室护士与专科手术的配合,更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杨彬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祁东县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使用抗菌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临床医师有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余地,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已于1年前发布施行,为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掌握本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门诊2005年的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专护校网络图书馆的建设及人员知识培养

    网络图书馆的建设是中等护理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网络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网络图书馆的模块.及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专业人员的培养.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在中专护校图书馆建设中形成.

    作者:陈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溴索、阿奇霉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DR、高分辨CT(HRCT)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DR、HRCT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优于传统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方法.

    作者:原竹林;李俊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从络病论治探讨

    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本文论述了脑的功能、脑络病变,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络)虚、血瘀、痰阻,且肾(络)虚为本,痰瘀为标.临床分3型施治:脑络失养、脑络瘀阻、痰滞脑络,并对其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邓永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TD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治疗

    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病人群体,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以及疾病本身各个方面的因素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具有多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羞愧、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治疗,转归及患者愈后的行为方式.若解决不当可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于更严重的后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心理学研究也已经证明,心理冲突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不仅要注意病人的躯体冶疗,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治疗.

    作者:马燕飞;柴银柱;符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探讨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我院药库2003年~200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数据,对购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对我院部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作一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大幅度增长,品种不断增多.购药金额高的为参麦注射液,用量大的为舒血宁注射液.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于临床时,发挥其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问题,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40例低血糖误诊原因分析

    我院内分泌科自2003~2005年共收治的103例低血糖患者,其中34例初误诊其他疾病转入我科,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田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对46例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重型颅内血肿46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 重型颅内血肿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佳方法,肾源短缺是影响肾移植手术开展的主要障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是解决肾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部分肾源问题.我院2002年7月~2007年5月成功完成54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获得很好的效果,在该领域的护理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体体会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房调剂差错及防范

    目的:规范调剂操作规程.方法 分析医院药房调剂过程中常出现的差错及原因.结果 与结论针对调剂过程中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韩敏珍;高余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丙泊酚持续输注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镇痛完全、肌松良好的优点.但病人清醒状态下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紧张、焦虑、恐惧可导致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医此麻醉期间进行适当的镇静是必要的.丙泊酚镇静具有麻醉操作简单、可控性好的优点.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硬膜外麻醉中持续输注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探讨丙泊酚在非全麻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康红灿;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龙血竭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龙血竭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阜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9例用龙血竭,对照组258例用爱宝疗栓局部上药.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4%和47.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龙血竭为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脑胶囊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祛痰、熄风、化瘀、强筋类中药配伍冶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天龙健脑胶囊(天麻、地龙、夏枯草、白蒺藜、钩藤、莶草、怀牛膝、龙骨、牡蛎、全蝎、杜仲、桑寄生、白花蛇、水蛭、胆南星)治疗本病480例.结果 :总有效率89%.提示:本方具有祛痰通络、平肝熄风、搜风化瘀、强筋壮骨之功效.

    作者:马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社区护士高血压预防宣教工作体会

    健康教育是连接社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桥梁,是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如何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是当前摆在每一位社区护士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缐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持续改进社区牙科诊所的服务质量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对社区牙科诊所的选择权力越来越大,医院、社区诊所都面临的将是开放的竟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如何在改革中保持竟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关系到诊所的生存与发展.笔者通过调查患者就牙科门诊诊所,所关注的重点,了解患者需求,改进牙科诊所的门诊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竟争,推出的法宝就是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赵麒麟;张翠玲;张建涛;张雪萍;赵仙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的几种不良反应的探讨

    生脉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人参甘温,大补肺气,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能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功能,血压上升,改善微循环.麦冬含多种甾体皂甙,润肺滋水,提高机体耐氧能力,北五味有中枢兴奋作用,由上述三药组成的生脉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率失常,低血压性眩晕及休克等的抢救.以往认为其副作用较少,近几年来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现就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文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眼手术原眼位球后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原眼位球后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2例55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球后麻醉时采用原眼位球后注射,即由下眶缘中、外1/3进针1 cm后,针尖指向上睑正中部,继续进针1.5~2 cm,50例56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眼位进行球后注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原眼位球后注射麻醉及间歇压迫眼球后,所有病人眼睑和眼球术中无疼痛,眼睑不能启闭者达100%.30例31眼白内障麻醉后15~30秒钟瞳孔开始散大,并可维持半小时左右.50例54眼有1眼球固视欠佳,并有轻微活动(原有水平眼球震颤).所有术眼经上处理后眼压均明显降低,指测眼压Tn-1,无明显麻醉不全所致的并发症.对照组情况相同,X 2检验,P>0.05,无显著性.结论 原眼位球后麻醉注药部位,可能在睫状神经节与眶上裂下部之间,较传统眼位安全,又较麻药注在眶上裂下部麻醉确实,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任维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