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向鸣

关键词:胃癌, 穿孔, 诊断,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本院2003至2012年收治的30例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胃癌切除15例.结果:穿孔修补病例生存期平均5.3个月;姑息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14个月;根治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33个月.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胃癌穿孔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时间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2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产前检查状况分析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产前检查的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我院在2009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了2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病例中,65例患者从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占总人数的25.3%,130例患者在产前微过1到4次检查,占总人数的50.7%,56例患者在产前做过5次以上的检查,占总人数的21.8%,30例在产前进行过9次常规检查,占总人数的11.7%.其中年龄高、文化程度低、流动人口以及经济状况差的产妇有着相当高的比例.结论:要加强高危妊娠以及流动人口产妇的系统管理,有效实施正规和科学的产前检查,能够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造成的危害降到低.

    作者:薛宁;郑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技术(药品)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实用价值

    目的:为推动基层医疗单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注射器和配液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调研.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免推注技术是在传统配液方式的基础上的一次革新,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和实际应用,其安全、便捷和实用的特点能满足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配液的要求.

    作者:檀俊东;范盼盼;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并为探索出控制策略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得出2010年9月至2013年9三年进入我院生产,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并对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三年来进入我院进行剖腹产率分别为49%.60%.62%,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腹产.结论:解决无指征、降低巨大儿的出生以及lcp剖宫产的指征放的太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常罗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左旋甲状腺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影响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亚临床甲减组给予小剂量LT4替代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次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容易合并HCY升高及脂代谢异常,LT4替代治疗可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增高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

    作者:翟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和本院20例护理人员的调查问卷,找出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找出改进的措施.结果:外科护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主要的问题:①少数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匮乏,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感;②一些护理人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利用新技术开展工作;③还有一些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④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耐心,自身的承受能力不够.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改进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所受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作者:林明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对颅内肿瘤患者不同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和总结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相应的各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满意率较高.结论:良好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脏肿块的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沈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在关节僵硬方面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骨折治疗后发生关节僵硬症状的患者共8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成员在关节僵硬方面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远远高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对比数据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后采取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状况,提升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并且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将护理干预方式天面积推广.

    作者:覃兆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氟康唑联合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给予口服氟康唑及臭氧冲洗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及真菌学检查结果变化.结果:4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治愈34例(85.00%)、显效4例(10.00%)、有效2例(5.00%),总有效率95.00%.治疗后随访1个月复发率2.94%、2个月复发率5.88%和3个月复发率11.76%.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联合臭氧治疗VVC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扎西;陈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对于严重肝脏外伤的救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用于治疗严重肝脏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早期完整手术,其余19例行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早期完整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原则用于严重肝脏外伤患者的救治,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显著降低其死亡率,这一治疗理念值得进一步在实际应用中总结推广.

    作者:蒋武;何应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护士的压力与自我调适

    神经外科病人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神经外科护士工作节奏快,且面临来自患者、患者家属、领导及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神经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很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技术、宽厚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的护理模式已从功能制护理转向了整体护理,家庭结构也由传统型结构转为新型结构(即421型),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进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无疑对神经外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颜小平;陈琳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和中消滞合剂的化气消食和感冒型肠胃病的疗效

    目的:探究和中消滞合剂的化气消食和感冒型肠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和中消滞合剂,两组均用药3d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3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和中消滞合剂具有健脾和胃,利湿解表,化气消食之功效,对治疗感冒型肠胃病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梁永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熏蒸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治疗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采用V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疼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姚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益管理在地市级医院手术室应用的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精益管理在地市级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地市级医院手术查开展精益管理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观察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传统服务病房中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得出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优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十分满意度为90%、92%,这与对照组的40%、46%,具有量著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内实施精益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林燕;胡成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来曲唑与克罗米酚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和克罗米酚组各30例,来曲唑组给予来曲唑,克罗米酚组应用克罗米酚,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对药物敏感性、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来曲唑组患者卵巢对药物敏感性、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妊娠率及流产率方面,均优于克罗米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诱导PCOS患者排卵效果更好,单卵泡发生率高,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

    作者:陈颖;扎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噬调节通路PI3K/Akt/mTOR及其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是哺乳动物细胞内自噬非常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它通过影响其下游多种效应分子的活化状态,发挥在细胞内抑制凋亡、促进增殖的作用.新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肝癌自噬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癌的治疗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该信号通路己成为肝癌向治疗的热点.

    作者:屈岳育;卢焕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方法:将2012我院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30例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作为探究依据.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导致耳鼻喉术中突发昏厥的原因很多,主要为精神紧张伴药物影响者10例,体质虚弱者6例,空腹致低血糖休克性昏厥者6例,镇痛药或麻醉使用不当8例.结论:术前要与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术中密切注意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总结引发突发性昏厥的原因,有利于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突发性昏厥的发生率.

    作者:陈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密达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急性胃肠炎患者使用思密达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91例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选择思密达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选择氟哌酸这种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的患者使用思密达治疗后,病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作者:张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医学治疗和手术的要求,基于医学物理理论研究而发明的高频电力在医学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频电刀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功能也是越发的完善而多样化,虽然高频电工因为诸多的优点而在医学上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潜在的危险也是十分严重,如若在手术操作中一旦出现问题,高频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以及电流大等特点就会化为造成操作问题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如何在手术中做到安全使用高频电刀,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大程度的避免潜在的危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选择就手术室高频电力的安全使用进行一番研究.

    作者:匡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