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目的:了解某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带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某医院在2010年-2013年期间肾内科住院患者,对其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使医院更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发挥药物大疗效、降低治疗和预防成本.
作者:谢惠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婴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特点,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的感染.根据权威机构统计,其发病率在20%左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今儿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儿易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家庭护理的角度给易感患儿家长提出几条建议.
作者:李思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例诱导期透析患者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新入院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使其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KTP/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用KTP/YAG倍频激光治疗仪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泪道阻塞92例120只眼,术后随访1~3月.结果:有效率96%.结论:该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简单,行之有效.
作者:姜秦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HbA1c等均显著下降,而Homa-β则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胰岛素有所下降,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善.
作者:赵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24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对其HE染色及免疫组标记.结果:24例患者,16例为临床ⅠE期,8例为ⅡE.1 7例为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5例为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2例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淋巴瘤,精准的临床诊断和组织学分类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式.
作者:刘文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我院近10年中,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到2013间妇产科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8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不同程度的术后损伤情况,发生率为0.33%,其中膀胱部位损伤的患者为10例,占整个泌尿系统术后损伤的55.56%,输尿管路系统损伤占44.44%.结论: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较低,应从预防角度来降低发生率.
作者:于云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来曲唑与克罗米酚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和克罗米酚组各30例,来曲唑组给予来曲唑,克罗米酚组应用克罗米酚,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对药物敏感性、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来曲唑组患者卵巢对药物敏感性、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妊娠率及流产率方面,均优于克罗米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诱导PCOS患者排卵效果更好,单卵泡发生率高,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
作者:陈颖;扎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成年男子约有10%患有ED症.因此ED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前学者普遍认为90%的ED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近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仪器及方法的不断发明,诊断技术的提高,已能更多的诊断器质性ED.但心理性ED仍占50-60%,所以心理性ED的诊治问题,应受到泌尿处科及男性医者的关注及重视.下面将我院近十年来对心理性ED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李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4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其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患儿咳嗽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结果:小儿咳嗽的病因主要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其他病因次之.结论: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较多,病情较为复杂,要求临床工作者可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以达到更好的治愈目的,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德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三组,各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妇科养荣胶囊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西药炔诺酮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炔诺酮+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并对三组患者完全出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等指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完全止血率研究组不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患者出血控制率高,用药出血率低、副作用也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现代药理和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研究,总结了干姜的性味、归经和临床配伍应用.并对干姜与大黄、巴豆、黄连、五味子、附子等配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左树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必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多可引起消化道副反应,影响化疗进程.故积极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艾灸穴位疗法在防治化疗消化道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艾灸穴位在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袁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镇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氯胺胴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并对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的肢体活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氯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是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刚;李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34例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碍也有明显好转,相关检测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旨在为临床B超医学诊断乳腺占位病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肿瘤的15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肿块显像的边界、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和血管开头及血流供应.后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89例,术后病理证实84例,符合率为94.38%;B超诊断为乳腺癌61例,术后病理证实56例,符合率为91.81%.结论:B超诊断乳腺肿块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莲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阵发性房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房颤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药后阵发性房颤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患者机械通气时机不同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132例行心肺复苏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时间不同分成早期上机组(78例)和及时上机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上机组患者一周存活率为70.8%,窦性心率恢复率为83.2%,平均动脉血压为(75±15)mmHg,平均SP02为(0.85±0.15),复苏成功率为79.2%,早期上机组患者以上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及时上机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即使患者的神志尚清醒,但自主呼吸不能维持全身供氧需要,短期内无法恢复时,即使心跳尚未停止,也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从而保证心脑血管氧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黄洁明;黄祖华;钟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出疹性疾病主要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都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范畴.它们都有共同的病理过程,即初期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出现肺卫表证;由于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中期出疹与肺脾二脏的关系为密切;后期由于温热时邪耗气伤阴,多表现为疹后阴伤之证.中医根据不同的病期,采用透、清、养三法治疗,常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