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辉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肤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肛门低压灌肠护理及胃肠减压护理等.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部平片改善时间≤3d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治疗,值得在医学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脏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32例肠梗阻中,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扭转4例、麻痹性1例、肠套叠2例、血运性2例.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皮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很多存在体质较弱及健康意识薄弱的现象.学校是青少年主要活动场所.其常发生诸多的身体健康问题而求助于校医.这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个人健康意识的缺乏和学校健康教育较弱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减少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意外伤害.
作者:郑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内科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00例,对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00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全面、精心、细致护理,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加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龚敏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颈前气管外置造瘘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临床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外置造瘘口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气管外置造瘘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同时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外置造瘘口的管理、鼻饲管的护理及加强营养支持的治疗法.结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预防了外置造瘘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进行听音乐、心理疏导、讲笑话等组合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观察周期均为两周,治疗前后分别对100患者进行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两组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患者在自我感觉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明显改善的作用,针对于此类患者综合护理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传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利尿剂和强心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进行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药物的联合应用,对照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进行卡托普利药物的治疗,在用法用量方面和观察组相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26例、12例、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16例、16例、8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选择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得以提升,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继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抗菌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促进用药合理性.方法:研究我院在抗菌类药物方面的使用方法,采取临床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加强控制.本次研究的总量为600例,在半年时间后,评审药物使用各项目,分析控制效果.结果:在一年时间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更佳,说明控制对药物的应用优化效果较好.结论:抗菌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从使用时限、用药指征、用量、患者送检以及联合用药这几个方面加强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梁业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河豚鱼中毒的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及院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唇、舌尖、指端麻木,四肢乏力,进而昏迷,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血压下降6例,抽搐4例,呼吸麻痹18例,心跳呼吸停止2例.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经院前急救:洗胃、导泻、灌肠,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院内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25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自行恢复自主呼吸、康复,2例死亡.结论: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尽早尽可能清除毒物,及早人工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措施很大程度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符可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这一认知,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期推进该项工作的探索和完善.
作者:高春茹;王广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让放射检查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的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行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受检者辐射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辐射安全与放射检查时间及次数、防护用品空白、改善辐射后遗症不周、受检者对X射线防护知识认识程度低、医护人员对受检者知识宣传不到位、X线检查适应症把握不严格有关.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放射受检患者的放射防护,有助于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大限度降低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辐射后遗症,以此保证患者医疗就诊安全.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涂片,了解淋巴瘤患者骨髓像特点,为淋巴瘤的确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两年头64例确诊为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片以及13例淋巴结肿大查因的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64例恶性淋巴瘤中有骨髓侵犯者占18.75%(12/ 64).8例HL中有2例骨髓像可见瘤细胞浸润,占3.1%(2/64);56例NHL中有骨髓侵犯者占17.9%(10/56),并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者占12.5%(7/56).正常骨髓像的NHL患者在治疗期间骨髓像有相应的变化.13例淋巴结肿大查因的骨髓涂片,可见瘤细胞浸润有2例.通过骨髓涂片检查确诊淋巴瘤1例.结论:NHL骨髓侵犯较HL常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把骨髓穿刺涂片当作一种常规检查.
作者:张丽娟;欧阳敏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联合用药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绝经后取环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前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400ug,术中在患者宫颈两侧各注射2ml的2%利多卡因;对照组采取直接取环的方式.比较两组取环术中子宫宫颈松弛程度、术中综合反应、取环效果等.结果:试验组子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取环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均成功,术中综合反应稳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配合子宫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用药能够使绝经后妇女子宫宫颈软化从而有助于取环术的成功.因此,术前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配合子宫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用药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裕平;黄振华;梁欣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以培养具有实践综合能力、适应21世纪需求的高技能护理实用性人才为目的,所以在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适应此目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则要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潇;李密;林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相关试验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组,3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C组,29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将其作为D组,另选同期我院所收治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行化疗治疗后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微粒未出现增加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血小板微粒含量的测定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血小板围粒水平的测定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段克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7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51例经急诊抢救后转入专科病房继续治疗,12例患者经急救后留观,10例患者死亡.结论:快速、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肾绞痛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2组,实验组患者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对肾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减少复发及不良反应,相比山莨菪碱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李文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2009月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4例,对其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治愈70例,治愈率为94.59%,其余4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要把握好抢救时机,及时彻底的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早期正确使用解毒药物,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才能提高救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消化道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消化道内科不合理用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方案.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消化道内科共发生400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2009年发生150例,占37.5%,2010年100例,占25%,2011年50例,占12.5%.且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药物用量过大为主,280例,占70%,100例重复用药,占25%,10例药效降低或药物拮抗,占2.5%,10例药物毒副作用增强,占2.5%.结论:合理使用药物是取得好的临床效果的前提,与患者的切身利益相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崔莉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在消化道溃疡临床治疗过程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人.对照组使用了克拉霉素、胶体次拘椽陵铋冲剂以及阿莫西林等主要药物,治疗组除了采用对照组中的所有药物外,还进行了中医辩证治疗,两组病人接受一个月的治疗之后效果比较明显.结果:对照组:治愈35例(77.78%),有效7例(15.56%),无效3例(6.67%);治疗组:治愈40例(88.89%),有效5例(11.11%),而且两组患者的Hp非转阴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对于消化道溃疡患者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孙清栋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