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刘顺玉;吉小静;石彬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血液透析, 依从性
摘要:目的:通过规范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提高诱导期透析患者依从性.方法:调查诱导期透析患者在透析方案、体重增长、心理、用药及血管通路维护方面的依从性,结合患者问题和对知识需求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诱导期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明显提高了诱导期透析患者依从性.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针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呼吸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集的35例行机械通气且未发生VAP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5例患者实施专业的呼吸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5例行机械通气高龄患者实施专业呼吸护理,随访33例机械通气>72h的高龄患者均未发生VAP,2例出现VAP,经抢救治疗恢复.结论:有效的呼吸护理能有效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饶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

    目的:进一步研究急诊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多发肋骨骨折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的急救护理、胸腔引流护理、胸壁牵引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上述50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胸腔引流护理、胸壁牵引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几率,大大提高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雪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有关数值修约问题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有关流程和注意事项,它奠定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重要地位.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作业场上危害人身安全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危害程度,它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保证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涉及到大量的现场和实验室中的数据,做好这些数据的修约工作是提高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质量的基础.

    作者:胡贤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并探讨围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所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术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的效果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满意程度要远远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家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17例青春晚期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指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在正常范围,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同地区儿童2个标准差(SD)或以上,外周血生长激素激发峰值>10μg/L,目前尚无法明确病因的匀称性矮小.近年来,国内对青春期前的ISS患儿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已有较多研究[1,2],疗效肯定;但对于青春后期ISS儿童的治疗尚缺乏经验.现对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的17例青春后期矮小儿童进行生长观察、分析,以评价rhGH对青春后期ISS儿童的疗效.

    作者:安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性ED的诊治体会

    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成年男子约有10%患有ED症.因此ED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前学者普遍认为90%的ED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近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仪器及方法的不断发明,诊断技术的提高,已能更多的诊断器质性ED.但心理性ED仍占50-60%,所以心理性ED的诊治问题,应受到泌尿处科及男性医者的关注及重视.下面将我院近十年来对心理性ED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李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4例,采用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强化治疗2个月后效果及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注射液强化期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很大帮助,在临床治疗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临床强化期推广应用.

    作者:刁士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辅舒酮吸入对婴儿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让反复喘息的患儿运用辅舒酮配合储雾罐吸入治疗,观察此方法在急性期和病后一年内对患儿喘息发作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缓解喘息症状,在症状缓解后采取吸入辅舒酮治疗6-12周.结果: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后发生喘息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辅舒酮对反复喘息的患儿临床效果确切,能减少喘息发作的次数,降低转化为哮喘的可能性,值得推广.

    作者:殷佟;黄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调查128例

    目的:调查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8例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量表评估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在SF-36生活量表的8个维度评分和总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值得关注.

    作者:王睿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HD)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替代疗法.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需终身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鉴于血液透析设备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已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王彦;田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损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在肾脏损害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员、及住院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分别检测其U-MA及U-MA/尿肌酐比值情况.结果:对照组(50 例):U-MA阳性0例(0.0%),U-MA/尿肌酐阳性0例(0.0%);实验组A(50例):U-MA阳性15例(30.0%),U-MA/尿肌酐阳性28例(56.0%);实验组B(50例):U-MA阳性16例(32.0%),U-MA/尿肌酐阳性31例(62.0%).对照组与实验组A/B的U-MA阳性率及U-MA/尿肌酐比值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X2 =24.86,P<0.05);实验组A与B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组A和B的U-mAlb及U-mAlb/C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之,重视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U-MA检测,能够为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同时也能早期提示肾损伤,提高肾损伤的评估准确性,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黎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20世纪90年代,丹麦Kehlet等早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称术后促进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一系列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地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急,加快术后康复.然而目前基层医院就这一科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的普及和应用,现就FTS理念对围术期综合治疗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杜红;魏继鸿;何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在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理论与学习理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作者:许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24例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08年01月~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儿24例,依据他们的诊疗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患儿(12例)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12例)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四君子汤加减疗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亲,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儿科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叶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的评估情况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作用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关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相关要求,对我县3969对夫妇在孕前使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来进行检查登记,所有检查者的记录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来填写,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检查项目中,男女均存在异常情况,其中有1035例为高风险人群,女性715例,男性320例,女性存在高风险的人数明显多于男性.结论:在所有检查项目中,存在异常情况的人数相对较多,高风险人群占到了13.04%,妊娠高风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生儿出现缺陷,为了降低孕妇受到妊娠前高风险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强化孕前优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与宣传,鼓励计划怀孕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对提高人口整体素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其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汪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滞留7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的方法,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74例胎盘滞留的临床资料,胎盘剥离后滞留9例;麻醉下取出嵌顿胎盘2例;徒手剥离胎盘成功30例;麻醉下剥离胎盘28例;胎盘植入5例,保守成功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结果:在74例胎盘滞留患者中,58例有宫腔手术史,其中不足一年妊娠32例,连续做两次人流的28例,3次的9例,术后宫腔继续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7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滞留与宫腔手术增多有密切关系,为减少此病的发生,应积极指导应用避孕法.根据胎盘滞留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在小儿胃部疾病作用及治疗

    目的:探讨在小儿胃部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例小儿胃部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洛塞克治疗;治疗组采用清幽颗粒治疗,两组给予对照治疗4周,观察在临床治疗中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部疾病的作用影响.结果:两组中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总有效率85.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使患儿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清幽颗粒对于小儿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部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麻醉科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医院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作为临床手术或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镇痛效果,但滥用或者误用则会产生依赖性,而这些麻醉药品若流入非法市场则可能成为毒品,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深入分析麻醉科在麻醉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而提出一系列改进策略,以期能为加强医院麻醉药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作者:何琼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在关节僵硬方面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骨折治疗后发生关节僵硬症状的患者共8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成员在关节僵硬方面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远远高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对比数据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后采取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状况,提升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并且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将护理干预方式天面积推广.

    作者:覃兆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经胰岛素泵诊疗的糖尿病者予以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1例糖尿病者分组:甲胰岛素组(41例)与乙胰岛素组(40例),甲胰岛素组行常规的胰岛素泵应用护理,乙胰岛素组行舒适的胰岛素泵应用护理.结果:乙胰岛素组的护理效果比甲胰岛素组好,P<0.05.乙胰岛素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胰岛素组,P<0.05.比较甲胰岛素组与乙胰岛素组不良反应例数与相应概率,乙胰岛素组的不良状况好于甲胰岛素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者经胰岛素泵诊治时,给予舒适护理,具有强化治疗、提升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