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丽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治疗效果差异不大,喹硫平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室性早搏、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是AMI患者常见的合并类型.其中以合并心室颤动死亡率高,达100%;非ST段抬高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P<0.05.结论: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各个类型均可发生,心室颤动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非ST段抬高是影响AMI心律失常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早期预防、及时控制.
作者: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保证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对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双内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结果:113例患者均治愈,术后6~12个月随访,均无消化道不适症状,无胆囊壁增厚,无胆囊炎、胆囊结石复发.结论:双内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方法:两例患者已尝试过多种疗法均无效果,采用针灸循经取穴理论,结合输穴的特性进行针刺.结果:针此后一例症状立即消失,至今无复发.一例守方六次而愈.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复杂的疾病疗效明显,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
作者:孙春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和讨论治疗浮动膝关节损伤的佳办法.方法:选取在2012年一月份-2013年二月份来我院治疗浮动膝关节损伤的患者8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张伯勋分类方法可将以上患者分成三型.Ⅰ型、Ⅱ型和Ⅲ型.每型患者为29例.然后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三种方法的治疗,包括骨牵引联合夹板外固定,外固定及支架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三种方法.然后在治疗之后被动运动的治疗要持续进行.然后对这三种治疗后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以后,总有优良率为76%,其中第三种方法的优良率可达到100%,而第一种的优良率低,而且这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手术治疗这种浮动关节损伤的疗效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法.结论:对于这种浮动关节损伤的患者,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切开复位,但是需要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适于手术的患者的基础之上.
作者:李荣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分析因素进行研究,并对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输液患者实施护理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到2012年间收治的180例急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90例患者,一组作为观察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进行随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法和抑郁自评量表法对患者进行评价并且统计护理的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之后,护理的效果为显效的65例,有效的21例,无效的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显效49例,有效2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1.1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急诊输液发生风险的概率,有效的避免常规护理中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产前检查的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我院在2009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了2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病例中,65例患者从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占总人数的25.3%,130例患者在产前微过1到4次检查,占总人数的50.7%,56例患者在产前做过5次以上的检查,占总人数的21.8%,30例在产前进行过9次常规检查,占总人数的11.7%.其中年龄高、文化程度低、流动人口以及经济状况差的产妇有着相当高的比例.结论:要加强高危妊娠以及流动人口产妇的系统管理,有效实施正规和科学的产前检查,能够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造成的危害降到低.
作者:薛宁;郑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对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病人全部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冠心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可以起到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使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利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适合保守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周期开始便给予患者12.5毫克/每日的米非司酮进行口服,待月经结束后,再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子宫肌瘤90例患者中,60例(66.7%)治疗显效,24例(26.7%)治疗有效,6例(6.6%)治疗无效,93.4%的治疗有效率;9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有闭经出现,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血红蛋白升高,症状逐渐消失,在治疗中未发生毒副作用.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不仅方法简单可靠,价格低康,患者更易于接受,而且有助于手术率的降低,有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常规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如吸氧和抗感染等,治疗组基于常规组治疗之上,加用匹多莫德.对两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匹多莫德,其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再感染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实验组在口腔正畸过程中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两组两组疗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够有效缩短正畸疗程.
作者:邵丽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液体复苏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即刻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每组各40人.结果:即刻复苏组40例,死亡9例,病死率11.25%;延迟复苏组40例,死亡5例,病死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时,延迟液体复苏对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手术治疗争取时间,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忠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抗高血压组、抗凝组均配伍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后,各自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92.3%、93.3%、94.7%、93.7%.抗心律失常组肌痛1例;抗心绞痛组出现1例轻度头痛;抗心力衰竭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调节药物用量后正常;抗动脉硬化组有1例轻度恶心;抗高血压组不良反应1例,为轻微咳嗽;抗凝组不良反应6例,均为INR值上升,对华法林用量作出调节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控制度良好,临床上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量以减轻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法.方法:选择病人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接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共100例,观察组无痛率18.7%,对照组无痛率9.4%.结论:快速直接穿刺血管法明显优于常规斜刺法.
作者:贺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研究对尿道下裂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患者的术前抑郁、术后焦虑和抑郁在得分上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可采取现身说法、转移疗法、树立目标三种心理护理方法;另外,护士要及时的做好术后健康教育.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在消化道溃疡临床治疗过程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人.对照组使用了克拉霉素、胶体次拘椽陵铋冲剂以及阿莫西林等主要药物,治疗组除了采用对照组中的所有药物外,还进行了中医辩证治疗,两组病人接受一个月的治疗之后效果比较明显.结果:对照组:治愈35例(77.78%),有效7例(15.56%),无效3例(6.67%);治疗组:治愈40例(88.89%),有效5例(11.11%),而且两组患者的Hp非转阴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对于消化道溃疡患者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孙清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癫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小儿过敏性紫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7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结果:治疗组70例,治愈5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愈率71.43%,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60例,治愈26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治愈率为43.33%,总有效率76.67%.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i疗效较好,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袁松磊;李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阴囊水胀发生率、术后牵扯感、术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老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临床疗效突出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烨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快速更新,新的查寻方法和新的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和积累,本文旨在对现有新的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其查寻途径做简要的介绍,为医务及医学研究人员了解本专业前沿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赵琰 刊期: 2013年第11期